医学教学汇总十篇-9游会

医学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13 11:07:51

医学教学

医学教学篇(1)

2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核医学发展至今五十多年,从开始的甲功测定仪到放射免疫测定仪、再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化双探头及三探头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仪器在不断更新,技术在不断进步。正因为核医学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涉及了大量的解剖结构、疾病、正常及非正常的影像学表现,在核医学教学中,老师应亲自制作多媒体课件,辅以大量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比如核医学的动态显像、血流灌注,获得的是一系列、连续的影像,这些都是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无法生动的体现的。核医学科的一些常见操作,如动态显像的床旁“弹丸”式注射、图像的动态采集,放射性药物的标记等过程都可通过多媒体投影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抽象的理论更加的直观,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记忆,在有效时间里取得很好的效果,使教学的实际效果得到提高。

医学教学篇(2)

1.2人文教育医学教育是造就富有情感、富有人文关怀的医生,而我国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严重缺失,这种缺失表现在:一方面课程设计不合理,,医学类课程只增不减,人文教育被严重弱化,人文社科类课程很难列入必修课,导致医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认识不足,医学实践缺乏人文精神的滋润,忽视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医学继续教育内容仍然以医学知识更新和临床培训为主,也没有将人文教育纳入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中。由此可见,确立人文医学的核心课程,加大人文医学的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力度,是我国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进展与改革策略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制度的创新,制度已不仅局限在为其提供保障层面的作用,更多的重点开始关注如何有效激励与促进科学的快速发展,科学的体制化进程也越来越表现出对制度创新的追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学教学的创新,离不开医疗体制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变化。

2.1医学生价值观教育“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是对社会的庄严承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工作环境如何恶劣,选择了医务工作,就是选择了“救死扶伤”,任何情况都不改变医学的初衷。作为医学生,应该了解并接受在现有的就医形势下最大程度地治病救人,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将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中,这是时展所需要的,也是医学发展的趋势。

2.2加强人文教育对于处在自身特殊发展时期的医学生应加强人文伦理教育。医学是以有生命、有心理、有情感的人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汇渗透的综合学科。现代医学模式强调的是人的整体性,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学会治病,更要学会待人,要同患者进行思想、情感交流,以确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这种医学观的指导下医生可以更深入、更详细地了解病人的各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最佳的防治决策。有研究表明:在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和实习管理工作中,根据不同实习对象的心理特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带教手段,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及培训等教学活动,提高实习生社会适应能力及综合素质,注重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问题。

2.3改善教育教学规模医学教育规模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遵循高等医学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卫生服务需求和区域卫生规划为引导,以教学正常运行的基本教学条件作保证,统筹规划各学科(专业)、各层次、各类型的医学教育,科学调控医学教育的发展。我国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以20世纪初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医学教育以五年制本科为主体,实施“传统学科式”教学模式的培养,学完规定课程或修满学分,成绩合格准于毕业并授予相应学位,成为医学实用型人才。伴随全球化和医学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借鉴和消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既要搞精英教育也要搞普及教育。重点医学院校侧重培养科研型或复合型,地方医学院校侧重培养服务地方事业的临床型人才。

2.4重视临床技能实践从教学理念上着手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摒弃“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带领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实践,达到规范技能操作、打牢实践基础的目的。在实训与实习教学环节,通过改善硬件设施如:成立技能培训中心,自编教材,购置模拟人,录制教学录像,配置直播示教系统和网络平台等,构建科学合理的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并有效实施,可有效的促进医学生更好的掌握临床技能,进一步提高医学院校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医学教学篇(3)

2中医全科医学继续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中较高层次的教育阶段,是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进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它对于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根据“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各类学术组织应定期举办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继续教育学习班,有针对性地选择授课内容,例如,可以针对某一学科领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的上进意识[3]。其次,继续医学教育作为提高医疗质量的一种措施,是在职医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大继续医学教育的力度,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继续教育多渠道共同发展,不仅局限于学术会议的形式,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继续教育的现代化手段,如现代远程教育,现在较多的医院都已经加入了远程教育系统,形成了一个交互的网络系统,利用网络的便捷,进行远程教学授课,使医务工作者足不出户就能学习最先进的技术方法,享用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较之集中办班具有经济、方便、受益面更广等优势。同时,网络资源的可复制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灵活性,较好地解决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但是,继续教育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国家卫生部门要求各医院组织一定数量的继续教育学会,但继续教育会议的质量不能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参会学员的学习质量没有统一量化的考评标准,这样就难免出现敷衍地完成任务等情况,所以要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高质量,就要求继续医学教育教学内容必须是真正学科前沿的、有用的知识,才能保证学员有真正的收获。对于已取得执业资格的中医全科医师必须每年参加规定时间的较高层次的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每年保证规定的时间接受脱产培训。定期参加国家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和评估,成绩合格者才能再次执业注册,继续行医。

3中医师承教育

医学教学篇(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4-0112-02

abstract:therearelotsofproblemsexistinginactualsystemofmedicalhumanitieseducationinchina.forensicmedicineisaspecialcourse.weshouldfullyrecognizetheimportantroleofmedicalhumanitiesinforensicmedicineteaching.inthispaper,weanalyzetheimportanceofmergingmedicalhumanitiesintotheteachingofforensicmedicineandsomewaysofinfiltratinghumanisticeducationintotheteachingofforensicmedicine,developastrongsenseofhumanismandahigheroverallqualityofthemedicalstudents.

keywords:forensicmedicine;humanitieseducation;medicalstudent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因曼曾经说过,科学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打开哪扇门,有待于人文的引领。医学不仅是科学,也是人学,要想造福人类,更有待于人文的引领。

法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和其他医学分支不同的人文特点,在课堂中加强学生人文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法医学,人体(活体、尸体)不是目的,法治精神和人权意识才是终极目的,这就需要在法医学教学过程中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锐利的眼光,善于捕捉与法医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将其去伪存真,有效地融入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寓时政、德育于法医教学之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最终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一、医学人文教育融入法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近些年来,屡屡出现有关法医鉴定造假的报道,严重暴露了当前法医界存在的问题。比如2008年重庆市公安局曾通报,该市法医陈德荣曾多次为某煤矿出具虚假“猝死”或“病死”的鉴定结论,而死者真正死因系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所致。此外,还有很多法医鉴定报告遭受过受害人和舆论的质疑。

法醫,又被称为“尸语者”。在我国的各级公检法机关设置法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一些具体案例而言,如果说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司法鉴定无疑是这道防线中的“防线”。若法医不能在鉴定过程中保持科学性、公正性、独立性,而是屈从于权力或利益,甚至成为权力或利益的奴隶,那么确保司法公正就是一种奢谈。

而从事法医工作的各个机构的人员,多数出自医学院校的法医学专业或临床专业。以上法医界问题的暴露,也反映了法医行业从业人员人文素养的缺失。法医,本该是最充满人性的科学,却在日渐失去人性的路上渐行渐远。尽管我们培养了许多有水平的法医、医生等医学相关人才,但有些只是成为了手术匠和实验员,甚至只是唯利是图的商人。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法医职业道德整体水平的下降呢?究其根本,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主要原因。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缺失呢?

(一)历史原因

1952年国务院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综合大学改为专业学院,同时大大压缩了综合大学的人文课程,重理轻文、人文课程缺少至今仍是普遍现象,对人文教育产生一定影响[1]。

(二)人文基础薄弱

由于高考制度及专业倾向的原因,医学生以理科学习为主,人文基础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大部分医学生因为偏好理工科,其人文基础先天不足、人文知识储备不够。在能力层面上,一些医学生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法医及医疗工作的需要。在修养层面上,有些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缺乏,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自身综合素养不高,离“医仁术也”有着较大距离[2]。

(三)重视专业教育

人文教育归根到底就是成人教育,但纵观我国各个医学院校的课程安排设置无一例外首要任务是自然科学、传统生物医学、医疗技术模式下的医学教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资配备、学科建设方面没有把人文教育融会贯通,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消解了教育的本质。但是,教育如果离开了人,离开了灵魂,严格来说就不能成为合格教育了。事实说明有些医学生在从事法医或临床工作后虽然技术精湛,却因为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素养和底蕴,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歪曲事实,有失公正,医学院校重视人文教育已经箭在弦上,迫在眉睫。

(四)人文氛围欠缺

现在多数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虽然综合性大学有开设人文科目,但是除了教育部规定开设的几门政治课外,几乎再没有其他人文科学课程。各院校对人文科学设置上不讲究科学性,课时少,随意性强,各学科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性。同时医学生由于专业课时多、任务重、无暇顾及人文科,大都考试时开开夜车,马马虎虎混个学分过关。人文课程建设的薄弱,势必影响培养人才的人文素质,因此向医学注入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当务之急。

二、法医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

(一)制定明确的医学人文教育目标

目前研究认为,医学人文教育目标可归纳为:规范医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获取人文知识,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合作精神、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尊重生命、恪守医德,敬业奉献。因此,国内法医学专家将法医学人文教学目标归纳为: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同时,还要培养医学生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对法医事业要有不怕牺牲和敬业奉献的精神,在学会自我防护措施的同时,不怕危险,敢于迎难而上,不辞艰辛,执着追求。

(二)引入医学热点,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在法医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医学热点,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来弥补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升华学生的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医疗纠纷来说,现代医疗环境中,诸如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越演越烈等,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甚至公众的焦虑,这些不和谐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文教育的缺失导致的“为利益而治疗”“为金钱而科技”引起的伦理匮乏和对人文智慧的漠视[4]。在医疗纠纷的讲解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加强传统文化价值的学习,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价值取向、情感认同等。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礼貌、尊老爱幼等,这就是文化的烙印,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通过医学热点将人文教育引入法医学课堂,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认识到文化根源的重要性。

此外,在医疗纠纷的讲解中,通过列举一些常见医疗事故的案例,探讨医疗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这些对于医学生无疑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责任意识教育。在案例讲解过程中让医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法医或医务工作者,要去肩负神圣的“尸语者”或“白衣天使”的社会责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医学生们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进取、奋发图强、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和责任意识,这样在教书的同时无疑亦达到了育人的效果。

(三)融入人文知识,使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

法医知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只局限于教材,会给课堂带来枯燥的学习气氛。如果在课堂上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人文知识,能够提高法医学课堂的趣味性和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绪论一章,我们加入法医学发展史的介绍,著有《洗冤集录》的“法医学之父”宋慈,在刑狱检验过程中同時应用了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医药学知识,并对先秦以来历代官府刑狱检验的实际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并著成《洗冤集录》一书。此书一经问世就成为当时和后世刑狱官员的必备之书,几乎被“奉为金科玉律”,其权威性甚至超过封建朝廷颁布的有关法律。在此后的750多年来,《洗冤集录》一书先后被译成法、英、荷、德、俄、日、朝等多国文字。其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并在中、外医药学史、法医学史、科技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其中贯穿着“不听陈言只听天”的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至今仍然熠熠闪光,值得发扬光大。同时,宋慈一生平反冤案无数,他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宋慈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介绍,告诫并教育学生科学之路没有捷径,只有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四)加强教师自身人文素养

教师,除了能够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之外,也要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可以感染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思维品质及学识修养可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然而当前医学院校的授课教师多数是在原来的医学模式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因此各个高校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讲座或人文教育培训提高其人文素养。从自身做起,注重细节,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其中除了拥有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具备诲人不倦的道德品质。

在法医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优秀医学人才,不只是医学教育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法医学教育的要求。同时,注重医学人文教育,也能够逐渐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其人文观及世界观,进一步提高法医或医生队伍的人才素质。

参考文献 

[1]邓礼荷,刘燕,甘柯林,等.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药学概论教学中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69-770. 

[2]王夏强,周逸萍.浅论医学人文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3):384-387. 

医学教学篇(5)

但五年制医学实习生吃苦耐劳精神,互相协作精神尚待提高,应注意多同患儿沟通,主动关心患儿,多实践,提高基本操作能力。看出广大教师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好,认真贯彻教学大纲精神,语言表达合理清晰,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服务态度好,主动关心患者,与患者沟通好,但应该更多积极开展新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争取在教学工作方面更大的突破。

作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学生,必须具备爱医学、爱人类[1]、吃苦耐劳、勤奋工作、为患者保守秘密、不断学习、开拓进取、不断探索、研究、提高。临床工作中发扬更多的吃苦耐劳精神,互相协作精神,并注意多同患儿沟通,主动关心患儿,对患儿耐心、细心、爱心。多实践,提高基本操作能力。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较宽阔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这是对现代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儿科医学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充实和发展儿科医学教育事业,以适应全社会儿童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我们必须加强医学理念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儿科医学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刻苦敬业,关爱生命,救死扶伤,既要有精湛的医术,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研究生深造,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是大学毕业后,接受规范化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进行的知识更新教育,是一种知识技能补充,增新、拓宽、提高的追加教育、终身教育,必须掌握儿科的急救知识及专科常见病的诊治技术,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完成结合临床工作的科研论文。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关键时期[2],临床带老教师应引导医学生掌握好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注重医学生儿科临床实践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与临床结合能力。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语言交流的对象主要是患者父母及家属,需要家长配合教学,而行体格检查时又需取得患儿的合作,因此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3,4]。

医学教学篇(6)

降低,且发展不均衡,给教学带来较大难度。此外,中等卫生学校的化学课教学中还存在许

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化学课篇幅较大,内容覆盖面较广,但学时相对较少。2、

教学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与社会生产生活、尤其是与医学专业联系较少,不能充分的体

现专业特色,体现化学课与医学学习的密切关系,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不重视。3、在教学

方法上,仍然以灌输为主,脱离了具体情境,很少运用探究教学模式,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全

面提高,使化学课的教学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面对这种情况,工作在医学院校教学第

一线的化学教师们针对医用化学课程在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如有

的院校提出了“三优、一减、二指导”的教学

[6]

,“学导式”与“讲授式”结合的教学

[7][8]

“讲授式”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

[9]

、“阶梯式课堂教学”

[10]

,此外还有“自我导向学习”

(selfdirectlearning)

[11]

。但从整体上看,对于如何在中等医学教育的化学教学中发挥学科特

点,从教学思想与观念、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系统地探讨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目的,综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负担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1.2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主要通过调查,了解中等卫生学校化学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各种角度

分析影响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职业教育教学的有关规

律探讨中等卫生学校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设计与选择适合中等医学教育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化学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

动机作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争取用较少的课时、有限的教学

资源,使文化基础较弱的、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学到必要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

发展必要的能力,为后续的医学专业的学习、为即将从事的工作、为终身学习打好必要的基

础。中等医学教育化学教学现状。调查对象为锦州市卫生学校的在校学生、部分文化课、基

础课、专业课的任课教师。

中等医学教育化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根据化学课程在中等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化学教学

现状优化化学教学内容和结构。

中等。探讨化学教学方式和策略改革思路,进行理

论论证,并通过教学实践对其可行性进行检验。

1.3.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与比较分析法。对中等医学教育化学课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基础水平、学生

眼中的化学课、专业课教师对化学课教学的要求进行调查、分析、讨论。

医学教学篇(7)

医学专业有其特殊性,学习的主要知识大都是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因此在学习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技术对具体的临床操作技术有印象,降低失误率,而且有的病症极其临床表现和手术过程在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了解,让学生都能增长见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也可以解决自己在网络资源中的疑难问题,把网络和课堂有机的联系起来,在课后的网络背景中,学生还可以在专业的软件指导下进行模拟实践,例如可以对有些手术不拿活体做实验,而是通过模拟的场景,成本低,如果失误了,也不会承担医疗风险,消除学生的后顾之忧,而且对不满意的手术可以反复操作,不会由于活体的限制而只能操作一次,能让学生提前对手术有所了解,也可以把实际的手术过程中的实例让学生观看,增加实际对手术的认识。总之,针对医学教学中的临床操作过程多可以利用网络背景让那个学生更好的学习医学知识。

1.2网络资源优越

网络资源在电脑中存放所占的内存不大,传送和接收的过程方便,操作便捷,只需要简单的电脑操作知识,而且不只是文字形式,还可以是图片和视频形式,从视觉、听觉共同感受,和其它背景相比能够更加多样的学习资源,而且资源共享方便快捷,只需要简单的沟通对话工具或者是便携的优盘就可以完成资源的共享,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

1.3学生的主体作用

根据新课改的标准,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学”,在网络背景下,医学教学就会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网络上的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对于知识的要求不同,而且基础也不同,在网络资源中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差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尊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2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就是“填鸭式”教学,把所以的医学知识一股脑的传授给学生,不管学生接受多少,教师的职责就是把知识告诉学生,而且课堂都已教师为主导,突出教师的“教”,就算有的高校应该多媒体技术,可是也仅限于把传统的教学板书换成课件而已,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就是学生的主题地位没有凸显,没有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对于学生来说还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医学知识产生兴趣,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不了解,没有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都采取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造成了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教师对于教学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也会降低教师的教学热情。

3网络背景下的医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背景下进行医学教学和其它专业相比,起步较晚,这就造成了有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不会尽如人意,尽管随着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成型,可是有些问题仍旧存在:

3.1学校和教师的认识程度

尽管随着时展的要求,许多高校对于网络背景下的医学教学有所资金投入,可是没有端正思想,没有把在这个问题制定专门的制度去管理,而且投资都是基础的硬件设施建设,没有对其余的后续设施和其它服务功能的开发,而且有些教师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由于自身的网络水平限制,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没有真正应用,认为这种模式会浪费原本就不多的时间何经理,事倍功半,当然这和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不到位。

3.2教师的网络技术水平

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发起者和引导者,这就需要教师以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为基础,可是从事医学教育的教师大都是对医学知识精通、临床经验丰富,可是年纪较大,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也不愿意去学,更愿意把时间用在专研医学知识上面,因此就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去进行教学工作,也就没有带动起学生在运用网络学习,没有一个为学生的学习做好背景建设,这种教学模式就不能正常的进行下去。

4网络背景下的医学教学模式创新

4.1建立网络教学系统

网络教学系统是根据校园网的医学信息提供网络版的教材,也包括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版的课堂教学情况的录像,也有工学士操作的模拟临床系统和练习题。在这个系统中,学生可以对课堂中模棱两可的内容找出课堂录像反复学习,直至融会贯通,虽然课堂教学的时间和自由以此,可是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可以反复观看,反复揣摩,而且对于某些棘手的问题,没有办法拿活体进行操作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模拟临床联系来操作,并且配有练习题,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题目难度和数量的要求,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对于不太常见的医学问题和临床内容进行了解,运用了网络这个资源宝库,能满足学生的求知要求,而且在这其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和教师沟通,在线提问,教师可以单独解答,也可以把普遍性的问题汇总,一起答疑,而且不受外在因素的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自己掌握时长,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4.2课堂教学的丰富

教师可以把教材和自己收集到的其他教学资源相融合,知识结构体系更加系统完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要求,针对普遍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答疑,而且教师在这种模式中的作用也是要引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是说有了网络教学系统,教师就可以在电脑面前坐着等着学生质疑了,有的学生离开了教师的监督不会自觉的学习,这套系统对于他们就不会有任何作用了,而且还是上网的借口,因此,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网络教学系统是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而且专业的医学教师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职业操守,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还是医学教学的主体,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找寻,以自己的专业的视角能找到适应本节课教学的内容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学习,避免了学生在网上独立学习知识的稂莠不齐,也能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防止有的学生课后不学习,而且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的学习效果,在折基础上对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改进,保证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课堂上也可以讲述自己在医学方面的新的和经验,让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不是面对冷冰冰的电脑屏幕,而是活生生的人,也可以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通过监测结果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在网络教学系统中,给学生虚拟的病例和病症,让学生自己设计手术方案,再进行操作,作为作业交上来。总之,网络教学系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手段,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但不能代替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

4.3教师的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系统培训来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让教师既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的拥有者,也是高计算机水平的享有者,学校加强重视程度就会让教师把网络资源更好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网络资源的应用能让教师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现状,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多次观看课堂教学的视频,减少教师的教学负担,学生也会从多角度对课堂所需要学习的直射进行了解。教师也可以把板书换成精心制作的课件,这个课件就相当于提前写好的板书,能够节省课堂的时间,学生就能多些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没有把学习固定在课堂中,而是各种地方,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学习,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提高教学效率。

4.4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的基础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及时的完全的接受医学知识,通过网络教学系统就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而且在网络教学系统中的各种资源都很丰富,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而不是让那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应那么多的学生。医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也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让那个学生学习妆也的医学知识、临床经验和一切和医学专业有关的知识以及各方面的能力,也就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有责任有担当的医学人才,因此就需要满足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现状、知识的薄弱地方和想要学习的方面进行学习,自主选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要求,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自己安排时间,安排学习进度,大幅度的提高学习成绩。

医学教学篇(8)

近年来,受婚育年龄推后、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孕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亟需高素质的生殖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一门涉及胚胎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妇产科学、男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科学,目前设置专门生殖医学学位授权点的机构并不多,大多仍是作为妇产科学下属的一个专业方向。而原有的妇产科学教学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生殖医学人才的培养,如何更好的培养生殖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是目前生殖医学教学的难点。

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学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在临床的应用为医学伦理学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挑战。为促进art在临床不孕症治疗中的规范化应用,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于2001年颁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其中《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文中简称原则)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单独公布,着重强调了医学伦理学在不孕症治疗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我科从2013年开始尝试在培养生殖医学研究生时,增加生殖医学伦理相关教学内容,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下简单阐述我们的教学方法及教学体会,以期为促进生殖医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一、 教学方法

(1)科室教学小组根据《原则》指导精神制定教学内容。(2)授课教师根据已定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方式向学生讲授生殖医学伦理学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基础理论知识。(3)列举临床涉及伦理问题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借助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向学生讲解如何在临床实践中遵守伦理原则,实现最大化保护患者利益。

二、问卷调查方法

采取不记名方式对我科2013-2015级14名生殖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问卷内容由科室教学小组依据教学目的设计,包括选择题15题,简答题1题。内容主要涉及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授课形式及对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及我们的教学心得

1.开展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必要性

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提高其职业素养是目前医学教育的共识。但是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新兴临床三级学科,生殖医学伦理学属于更专业的范畴。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尽管研究生们大多知道医学伦理学,但是在没有接受生殖医学专业培训时,基本是不了解什么是生殖医学伦理学的。而通过生殖医学伦理学授课,学生们对学习生殖医学伦理学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回答“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您认为在生殖医学教学中有必要增加生殖医学伦理学课程吗”这一问题时,14份问卷均选择了十分有必要。并认为通过我们定期的生殖医学伦理学授课,有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注意同患者做好充分沟通工作”(92.86%),“增加自己的责任感”(71.43%),“保护患者的隐私”(71.43%),“有助于学习专业技术知识”(50%)。

“提高人群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生殖医学的特殊性在于临床医师及临床胚胎学家是直接对人类胚胎进行操作,并且这些胚胎将会移植入母体子宫,经历发育、生长、分娩,最终成长为一个正常人。我们的每一个不经意的细微操作,都有可能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给患者家庭带来终身的伤痛。生殖医学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更要重视医学伦理学素质的培养。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为不孕症患者服务,促进我国生殖健康的发展。因此,生殖医学高层次的人才在进入临床工作前,接受系统生殖医学伦理学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

临床教学的一大困难在于,为了更好的将宝贵的临床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授课老师主要以临床医师为主,而临床医师的主要工作重心在临床医疗,相比专业的授课老师,在讲课技巧、授课水平上还有一定差距。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尤其生殖医学伦理学授课内容涉及较多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授课困难。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此次教学中,我们通过列举临床涉及伦理问题的典型病例,首先由学生借助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点评和总结。调查结果显示,92.86%学生对目前采用的授课形式满意;71.43%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授课水平较高;92.86%学生认为生殖医学伦理学课程对其有帮助,其中50%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提示我们此次教学尝试是比较成功的。即使是空洞的伦理法规,只要教学方法得当,也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建议

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还请学生回答“您对目前的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还有哪些建议?”。学生们在肯定我们教学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这些建议归类、总结后发现,学生们对教学临床实用性的述求比较强烈。医学生以后主要从事临床一线医疗工作,因此学生们非常希望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尤其多列举临床真实病例,增加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以帮助他们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该如何处置。另外,对我们的教学方式,64.29%的人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增加大家的印象。

总之,生殖医学教学的重要性已逐渐引起大家重视。现在已有学者呼吁,为促进生殖医学的健康发展,应设置专门的生殖医学课程,以更好地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生殖医学专业人才。伦理学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有意义。医学的本质和目的是为了维护病人的健康,治疗疾病,医学本身含有一种固有的伦理――为病人谋利益,而且许多伦理问题的产生是医学科技发展的结果。art在治疗不孕症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代孕、供精、捐卵、胚胎冷冻保存等新的伦理问题。生殖医学伦理学教学随着生殖医学本身的不断发展,也将迎来更大挑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摸索出一套适用于临床的教学方法,为我国生殖医学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祝辉,周作民,沙家豪等.生殖医学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162-164

[2]李质馨,王柳行,任旷等.生殖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0):127-129

医学教学篇(9)

近年来,国内有关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教育的呼声甚高,对此国家主管医学教育的政府机构和学术团体都十分重视加强预防战略教育的问题,曾多次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研究对策。我们认为,加强预防战略教育应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既体现在理论教育上,又充实于现场实践中,非预防专业预防医学基础理论教育应体现其专业特点。对学校医学专业,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医药专科基本规范》中明确规定了该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主要分配去向。根据《规范》要求,我们认为该专业预防医学的理论教育应突出以下内容:①加强方法学教学,主要是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使其熟练掌握群体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和技能,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②加强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教育。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关键,学校卫生室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直接担负学校这一特殊人群的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工作,通过教育使其加深对初级卫生保健的认识,熟练掌握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实施步骤与要求,并增强其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③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包括熟练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如青少年常见病防治,如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青春期教育及心理卫生教育等)、一般技能、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等,其中部分知识和技能可与其它专业课(如学校卫生学、教育学)结合起来培养。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学校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理论教学中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内容,为下一步实践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坚持“教学一科研一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医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正如基础医学的教育需有相应的专业实验室,临床医学教育应有相应水平的教学医院一样,预防医学的教育也必需有其实践场所。因此在城市或农村建立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教育的需要,也是非预防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加强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对学校医学专业如何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探讨的不多。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了“教学一科研一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正确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取得了较好效果。①在“教学一科研一服务”相结合的问题上,坚持教学和科研应眼务于社会和人群健康的需要。社会和人群健康的需要来源于社会调査,为此我们深入到市区多所中学,了解学校卫生工作现状及需求情况,初步拟定出有待研究的课题。其中有些问题出乎我们预料,如调査发现,不仅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常见病防治(如龋齿、视力低下、脊柱弯曲等)是学校卫生工作需要常规研究的课题,而且校方还提出了诸如青春期健康教育、青少年不良行为干预(如吸烟、饮酒)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初步调査使我们在教学内容和科研选题方面开阔了视野,并在几年的实际工作中对本市青少年健康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系列研究的专题包括:青少年血压及影响因素分析;初中学生视力低下及影响因素调査;初中学生龋齿及口腔卫生习惯调査;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査;初中学生性生理及性心理状况调査等。对调査中发现的患者(如龋齿、视力低下)及时给予矫治或建议治疗,并把研究成果及建议反馈给学校,用于指导青少年常见病防治及不良行为干预。如在调査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就如何预防青少年高血压、龋齿、近视及如何控制青少年吸烟等问题向校方提出过建议,这些建议深受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欢迎,有的学校主动提出与我们建立固定联系,协助他们做好学校卫生工作。②周密安排实践教学全过程,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根据现行教学计划,学校医学专业的实践仅2周半,这期间除完成一项专题调査外,还需讲授一堂卫生保健课。要使短暂的实践教学获得最佳效果,带教老师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组织协调好专题调査的每一环节,使学生有充分实践的机会。经过周密安排,多数学生在专题调査结束后都能独立地撰写出具有相当水平和学术价值的调査报告或研究论文,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医学教学篇(10)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案例法;统计学;教学改革

医学统计学是指利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相结合对医学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统计推断的一门方法学,这种方法在医学专业中应用十分广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和进步,许多医学科研工作者对医学数据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分析,并借助计算机和先进的统计软件完成了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这些科学研究在分析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运用了医学统计学方法。因此,对于医学生来说医学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来说更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且在整个医学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基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及毕业后仍要长期的使用,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法,比如案例法、任务驱动法或两种教学法相结合等,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任务驱动法的概念

任务驱动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要以学生学习情况和知识接受能力以及课堂上的知识反馈的效果为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任务驱动就是给定一个特定的任务作为线索,巧妙地把教学内容在完成每步任务的同时加入进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学到教学内容,有方向、有目标地学习,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保持学习的热忱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是自己通过思考和探究发现问题,然后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心得,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完成各个任务,随着任务的逐个完成学生的学习信心倍增,且充满成就感,这些都将成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动力。

二、案例法的概念

案例法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其实就是针对每次课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导入并分析已经发生了的实践案例,讲解蕴含的统计学知识、方法和原理,通过实证研究的案例结论阐述遇到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案例法的概念来看,案例教学法具有非常强的实际应用性,是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而传统教学方法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教学过程要遵循从典型事例中找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找到比较典型的特征,然后发现事物的自然规律,从而使学生明白客观的物质世界。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存在不足,而案例教学法却恰恰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从而激励他们投入到学习中,这也正是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所在。

三、任务驱动法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验对象、方法及步骤1.实验对象及方法。整群选取我校非预防医学专业(大三口腔专业)的4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共140名学生,将这些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75人,对照组65人,两组学生的基础学科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具有可比性。实验组的学生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设定一定的教学任务和情景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然后选出一个发言人代表发言小组的观点,最后进行总结。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经过教师讲解之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2.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步骤。首先要从建构主义的理论思想出发,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分成了五大主要模块。即: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与相关回归、科研设计模块。根据以上几大模块,任务驱动法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创建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任务和案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剖析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对案例准备要充分。第二阶段是根据任务和案例进行研究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提供有效信息。第三阶段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总结学生所完成的任务结果和成效。这三个阶段都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这种教学模式才是任务驱动的完整体系。3.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两方面的评价,一是从客观方面来讲,直接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测试成绩;二是从主观方面来讲,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任务驱动法教学的满意度、认同感以及学习体验。4.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在满足独立、正太、方差齐的前提下两组间的差异比较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实验结果学期末用相同的试卷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验,两组学生的成绩比较如下: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90.24±7.73)分,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83.86±8.71)分,进行成组比较的t检验,t=4.62,p<0.05(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组为高。由此可见,实验组采取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明显比传统教学法要好一些。而且通过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关于任务驱动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非常满意28人,满意37人,一般8人,不满意2人,非常不满意0人,即对任务驱动法教学表示满意的学生占86.67%(65/75),不满意仅占2.67%(2/75),说明大部分学生能接受并认可任务驱动教学法,仅个别学生表示因其不习惯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而倾向于传统教学。

(三)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思考1.任务驱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案例分析和循序渐进完成学习任务,不断在任务中搜集、学习相关资料和吸取经验,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引下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学生参与了整个探究的过程,所以就更好地构建了自己的一整套思路,这个过程完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2.任务驱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经过实验研究发现,有的学生仍然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更不愿意花费多一点的时间在探究知识方面。另外,教师方面若想顺利而有效的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就必须在任务设计、任务选择及课堂组织方面多下功夫,否则就是表面形式新颖但却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要想切实开展任务驱动法教学,不仅要启发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努力尝试新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多搜集、整理教学案例,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使学生融入这种新型的教学中并发现其中乐趣,在兴趣的带动下进行自主学习。

四、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验对象、方法及步骤整群选取我校非预防医学专业(大三药学专业)的4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共135名学生,将这些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65人的实验组和70人的对照组,并且经过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基础学科成绩差异性不大(p>0.05),可以进行比较。实验组学生采取案例教学法,教师提供一个或者多个案例进行引导和探讨,结合教学内容小组间进行讨论和分析,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教师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进行总结。在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测验和问卷调查。而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遵规循矩的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学期末采用与实验组同样的试卷进行测验。

(二)实验结果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和学习,从学期末的测验成绩来看,实验组学生的总体成绩水平在(86.42±9.53)分,而对照组学生的总体成绩水平在(78.22±10.65)分,两组进行成组比较的t检验,t=2.14,p<0.05(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可以认为案例法教学更加能提高学生的统计学成绩。在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了“关于案例法教学”的问卷调查,87.70%(57/65)学生表示比较喜欢且能接受案例教学法,因为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动脑思考还参与课堂讨论,这种方式既有利于灵活掌握基本的知识和理论,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以及提高措施1.案例教学法的效果。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和期末成绩分析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统计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的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所以就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案例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能够教会学生在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时选择多种角度和方法;此种教学模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因为在案例教学中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讨论,互帮互助,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案例的搜集工作自身具有局限性,数量不多的案例导致学生没有更加全面的示范对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准备不够充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来解决,首先是教师要尽量搜集更多的案例,而且是有代表性的案例来满足教学需要;其次是教师要将资料和案例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熟读资料和思考问题;最后是通过qq群、微信群、邮件等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等。我们相信只要措施得力,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就会逐步被解决。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法教学和案例法教学都能够提高学生的统计学成绩,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虽然这两种方法目前在使用中均存在一定困难和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努力克服并做出调整,这两种方法都能给统计学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课题名称:本成果系锦州医科大学2010年校级教改课题“案例式教学法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中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0zd001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施红英,黄陈平,杨新军,等.任务驱动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44(3):233-234.

[2]伍亚舟,易东,张彦琦,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7):635-638.

[3]王玖,孙红卫,韩春蕾等.案例 任务驱动法在医学生统计软件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1):153-154.

上一篇: 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 下一篇: 对作风建设活动的认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