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历教育汇总十篇-9游会

学校学历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12 15:36:13

学校学历教育

学校学历教育篇(1)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固定的形式,往往是围坐在篝火旁进行的,讲授的内容既有生活经验,也有前辈的英雄业绩。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雏形。随着文字的出现,我国出现了专门的学校,我国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成均之学和虞痒之学。商代开始设史官,此后,我国朝朝设史官,代代修史书,五千多年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春秋时期,私学兴起,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讲授的内容就是他自己编定的《春秋》、《诗》、《书》、《易》、《礼》。其中,《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也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教材;《尚书》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的汇编。秦汉,政府设立了博古通今的“博士”官。西汉武帝设“太学”,把《春秋》、《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尊为“五经”,作为太学的教科书。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史学。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的确立,史学的地位也相应提高,科举以流传下来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考试范围。清朝时把“二十二史”、“三通”及《资治通鉴纲目》等史书均列为学校教材。

综上所述,从原始社会以来就有了历史教育且从未间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规范化、体系化。历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儒家经典则是我国古代选官的重要依据之一,历史教育成为人们通向仕途所必须接受的教育。因此,历史教育在中国古代更多地体现了实用性和传承性的价值,成为封建政府教化百姓的主要工具之一。

2、近代以来的历史教育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入侵,我国的历史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该章程吸收了西方学制的特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施行的普遍性学制,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中国中学设置历史课程也是从该章程开始。该章程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学学制五年,依次开设中国史、中国史及亚洲各国史、中国本朝史及亚洲各国史、东西洋各国史。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基本承袭清末的学制,在历史教学的内容上也采取中西并重的方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重视历史课程的建设,在初中和高中实行双循环制,中外历史均有涉及。50年代中期,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历史课程的大部分被“三史”(家史、村史、厂史)所取代。60年代中期,中国的政治形势进一步恶化,历史课程几乎被砍光。“”开始后,大中小学停课,中学历史课也一度全部停开。“”结束后,历史教育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二、中学历史教育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迁移

1、历史教育是丰富的知识来源

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历史学知识在学科网络结构横向联系中举重轻重。对中学生来说,学不好历史课,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语文、外语、地理、政治等课程。如在地理学科中,讲季风的形成时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明代郑和下西洋的例子,通过分析郑和出航返航的时间来探究季风的成因;再如在讲城市内部结构时,可运用明清紫禁城,分析其中轴对称性,各个建筑的功能等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进行知识的迁移。

在许多自然科学的学科中,如数学、物理、化学等,也跟历史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老师可以创设情境:勾股定理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的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些特性。中国古代也有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我国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数学、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书中记载有“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在汉代的《九章算术》一书中勾股定理得到了更加规范的一般性表达。由此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沿革,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以此来诱发学生观察、思考,训练学生全方位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发展规律的兴趣。

历史教育不等同于历史教学,它是将历史学知识与众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相渗透,历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几乎蕴含在所有的学科教学当中,对于充实学生知识的储备、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历史教育的实现知识迁移的有效途径

历史教育既是综合的人类文化“传承者”,又是人类文化的“解释者”。在传承和解释的过程当中,主要是让受教育者实现知识的迁移,更好地感悟悠久的人类文明,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生命教育、环境教育相结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历史是由人编写并且流传下来的或者是通过后来的考古挖掘推理出来的,所以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学家们个人的、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历史教育的独特价值,在于它能够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供认识素材。历史学科的知识系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开放性、发散性。所以在实施历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具有一定灵活性、新颖性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把握历史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超越历史的时代性即超越历史学家们原有的、固定的认知模式,得出自己的独特的、多维的新结论,从而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这就是我们历史学科所追求的创新。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本中《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中,在讲解完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后可以引导学生回到课题,探讨在当今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应当怎样更好的交往,怎样更好的避免冲突。甚至还可以在进一步拓展: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在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冲突,那么在冲突的情况下如何交往?通过这样的层层深入,让学生通过了解过去、认识现在,目的是在教他们怎么样把握未来。把史实的传授和科学的历史思维的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知识迁移,挖掘历史文明,创造时代精神。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成为当今国民关注的问题。历史是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它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记录着人类生命发展的历程,蕴涵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丰富素材,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受教育实现知识的迁移,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行动。《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在高一的历史课本中有很多篇目适合渗透这样的教育,如讲到西方的政治文明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古代政治,明白人类在基本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后,对生命的质量要求日益提上日程,进一步提出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各项平等权利;在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在社会生产中的创造精神,进而感知到今天这样方便、舒适的生活的来之不易;讲到我国近现代社会习俗变迁时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人类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体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懈追求。历史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有智慧、合乎理智地解释人类的文化真谛,培养人们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态度,涵养关心、宽容、尊重、反省、自主、公正和自由探索的品质。通过历史教育,强化公民意识,渗透道德教育,培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通过历史教育,教育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创造积极的生命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教育也承载着公民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任。

历史教育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民族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学校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中学阶段的历史教育去主动接受以达到其汲取有利于自身社会性发展的知识能力,能够进一步判断社会的“美”与“丑”,了解自己应该继承什么,摒弃什么,并通过对历史学科的人文感悟而建立起的历史的理性反思,从而丰富自己的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在这一方面,笔者所在的学校利用区位优势,编写了校本教材《乌山文化》,将历史教育中的乡土历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并且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搜集关于乡土历史的相关资料,形成一定的观点和看法,整理成论文。这样,让学生通过熟悉家乡的历史、文化,进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诱发他们热爱家乡、自觉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

三、中学历史教育有助于社区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开展

学校教育中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教育。下面谨以某中学2013-2014第一学期国旗下讲话为例:

从上述的表格可以看出,国旗下讲话在不同的阶段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开展。仔细分析会发现,其中纪念历史事件的有:勿忘国耻;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德的有:守纪、公德教育,节约是美德,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考风考纪教育,学会感恩,安全守法教育,宽以待人、学会相处等八个;纪念传统节日的有:感谢您,亲爱的老师,国庆安全教育,重阳敬老,元旦致辞等四个;还有的是历史在新时期结合生命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的:健康运动、热爱生活,我爱美丽的校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三个。在笔者看来,传统美德和传统节日都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精髓,而勿忘国耻和新时期的历史教育则体现了历史教育的延续性。因此国旗下讲话中与历史相关的主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再从负责部门来看,学校各行政职能部门都参加了国旗下讲话,可见学校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由此可以得出,在学校开展的其他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和社团活动,假期开展的社会实践和走进社区活动)中,与历史相关的主题应占有相当的比例,只是表现形式各异,种类繁多。与历史主题相关的学校活动和社区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领略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和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传承意识,这些都对历史文化的内涵赋予了新时代的新意义,进而指引学生更好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对学生自身有益,还对学校的长足发展有益,更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内容上看,古代的历史教育主要与儒家经典相结合;近代以来,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包括中等教育在内的新学制,历史教育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在内容和范围上不再局限于儒家的经典,更着眼于认识世界,课程的安排上包含了中国史和世界史。随着时代的推进,历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发展,历史教育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成为丰富的知识来源,历史教育还与时俱进,与公民教育、生命教育和环境教育等相结合,实现知识的迁移。

历史具有天然的延续性和广泛的科学性,在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的教育过程是持续人的整个一生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历史教育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教育的方式展现,还广泛渗透在课外活动和社区教育当中。在中学阶段,通过校内外各种教育方式,将历史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帮助学生寻找存在感,感受幸福感,树立使命感,进而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参考文献:

[1]齐健、赵亚夫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赵秀玲主编:《历史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刘柱:《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载《教育科学》2012年第3期.

学校学历教育篇(2)

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所谓健全人格,即个体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适应环境和协调社会的能力,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勇丁创新的开拓精神和塌实稳重的工作作风,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优良的人格特征。

历史教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文化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在当前进行的课程改革中,历史教育应该凸现公民教育、人格教育的宗旨,树立历史教育的人格本位,在立足本学科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发挥其人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促使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仅从历史教育教学这一侧面,谈点粗浅认识。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通过对职业学校低成就生的调查分析,发现问题生是职校低成就生的主体。问题生是指在心理素质特别是在思想认识和意志品格上有不良障碍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不是智力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是人格上的缺陷造成学习的障碍,所以进行人格教育显然意义重大。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通过“三观”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爱国主义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在教学始终。如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信心;向学生介绍近现代史知识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历史等,让学生产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在教学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懂得什麽是美,什麽是丑。如介绍孙膑、司马迁、李白、鉴真等人事迹,帮助学生养成为追求真理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顾炎武、霍去病、文天祥、、夏明翰等人事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还有,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意识,向学生灌输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科技、法治、开拓、竞争、环保等意识。如讲述西晋的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迁都时,可以补充说明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环境、气候等原因;讲大运河的开凿可介绍大运河的今昔;讲三次产业革命,注重介绍三次产业革命都是科技革命的结果,指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等等,通过这些具体史实的讲述来增强学生的现代人意识。也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塑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

1.培养兴趣,调动学生学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成功的动力和源泉。诱导“参与”是一种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到历史活动中,唤起对历史内容本身的亲近感,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如讲授的杰出人物谭祠同时,诱导:在顽固派发动时,他为什麽不听人们劝告出走日本,却留下来英勇赴死?假如你是他,你会怎样抉择?学生非常活跃,他们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各抒己见。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和发展。

2.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就是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并根据差异来确定教法和制定教学目标,以求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细心呵护学生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逐步消除自卑等心理。

3.要鼓励竞争,培养学生勇为人先的优良品格。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他人的精神动力。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小论文评比、开展专项历史资料的收集、展览、评比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向上、勇为人先的内在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的人格品质,以推动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三、提高教师素质,展示人格魅力。

教育界有句名言“身教重于言传”但是要明白,教师如果没有人格力量,不能率先垂范,事实上也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身教。作为教师,如何健全完善自己高尚的人格?我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那么当代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必备素质?一,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热爱学生。二,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及专业素质。除了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问题判断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最后,还要有很强的科研创新素质。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也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历史教师还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构建评价体系,促进人格养成。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应该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也就是主要评价目标加以落实, 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要体现多元化、多样化、科学化、规范化。在评价学生时既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看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可通过行为观察、情景测验以及考试、辩论、表演、等灵活多样、开放动态的测评方式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而不仅仅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历史学科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敬朴著《基础教育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学校学历教育篇(3)

[作者简介]陈艳秋(1978―),女,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职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江西 南昌 330013)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应充分发挥“渗透”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

一、在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紧迫性

现在的中职学生,自我意识强、物质利益观念重,竞争意识明显,但集体观念和道德意识却逐渐弱化,这种现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目前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状况令人担忧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社会公共意识,不尊敬长辈、怕吃苦,常有打架、顶撞师长等现象的发生,且青少年的犯罪率有上升的趋势。因而,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学任务繁重。应抓紧时间,对广大中职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淡化德育问题,制约了中职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急需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目标上,淡化历史的德育功能。

虽然国家在中职历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对思想政治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设计了美好的愿景,但中职学生长期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让他们不能认同正确的价值导向,又因为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为学生职业教育服务,所以中职学校历史教学本来具有的素质教育特征逐渐淡化。

2.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人格养成。

在当前的中职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讲得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在知识传授上重点难点突出,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历史教学演变成了纯知识点的传授,忽视课本中的德育因素,这就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人云亦云,学生变成教师和课本的“传声筒”,缺乏主体参与互动和积极能动思维,学生难以形成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

3.在学生的考评上,模式过于单一。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评价学生主要就是看考试成绩,其它方面则忽略不计,甚至可以一白遮百丑。这种评价现状,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牺牲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迫使历史教学和学习朝着追求单纯的学业成绩方面发展,导致历史教学和教育目标的背离,使德育渗透与学科知识出现分离,德育渗透的功能更加弱化。

4.在现实生活中,割裂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有的教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关着门教书,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照本宣科,使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蜕变为假、大、空的死教条,漠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做人做事的经历感受,导致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滞后。

二、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

面对中职学校德育水平低下的现状,作为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事件的德育内涵

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社会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凝聚着古今中外人类道德品质在各方面的反映。无论是人民革命斗争,还是科技成就的诞生,其过程中都体现出人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揭示出人类社会积极进取的价值内涵。

(二)历史人物的德育内涵

历史人物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便相应展现了社会环境中道德规范的一隅。充分利用其特性,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牛顿的思考探索,的清贫坚韧,的雄才大略,以及由历史人物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格言等内容,均能对中职学生产生长期的道德指引作用,而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更具有榜样的示范力量。

(三)历史文化的德育内涵

历史文化资源中拥有丰富的民族习俗、传统文化、人物精神等德育载体,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同时,历史文化资源还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德育的情境,使中职学生借助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将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从而外化为相似情境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使德育在中职学生身上完成由理论意识到实践行为的升华。

三、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对策

中职学生德育水平较低和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不容乐观的现状,都要求我们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必须洁身自好,高度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模范行为,树立自己的凛然正气;不懈努力,整合历史教学的德育资源;不断完善,变革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突破创新,改进学校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共同提升,组织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研讨课,真正在历史教学中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求知立德。

(一)提升中职学校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中职学校,传统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在新时期,我们的历史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思维,逐步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历史教学服从中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观念。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还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神饱满地上好每一堂课,把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让学生爱上历史课。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才能达到“以德服人”的效果。

(二)整合中职历史教学的德育资源

中职学校历史课本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德育元素,涵盖古今中外,容纳各大领域,通过历史教师的个人努力,发挥同伴互助和集体合作,可以整理出丰富的德育题材。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有着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从先秦到两汉,魏晋到隋唐,宋元到明清,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恢宏的优秀文化。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历史名人的名言警句,感人故事等,去教育感化中职学生,使其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同时也可使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光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享受到参加校外活动的快乐和成功,在实践中接受情感体验、意志磨炼,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熏陶。

(三)变革中职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

在中职学校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总是牺牲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导致教学和教育目标的背离。新时期中职学校历史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将历史学科学习目标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融合在一起,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评价学生要看各个方面在原来水平上的进步状况,把任务完成度、活动参与度、学习积极度、成长进步度、协作配合度等也作为考评的重要方面,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拥有自信,实现个人价值。

(四)改进中职学校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

在历史教材中、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有效的利用不仅可以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完成德育渗透。所以,作为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我们要采用多元的渗透方法,加强德育的实效。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讲述历史故事,穿越古今中外;鉴赏古代诗词,提高学生素养;引导分析重难点,启迪学生思维;开展小组竞赛,活跃课堂气氛等,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

学校学历教育篇(4)

纵观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其主要不足突出表现在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这两个方面。

1.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历史无用论”泛滥

任何学科的设置,都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应符合这一标准。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历史学科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这已然不同于传统时代史学人才培养相对独立、重意识形态、强理论积淀的要求。新时期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不仅要培养出理论知识完备的人才,而且还要求每个史学人才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用所学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见解,并增加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历史学教育,需要将历史学科摆在一种社会“显学科”的地位,通过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社会的直接、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依旧按照传统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培养人才,历史学科教育不但现实应用性差,不占有“显学”学科地位,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与“服务社会”理念相互脱节,这种明显滞后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在传统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中,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教化功能,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不是出于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他们或者是由于专业调剂,或者是仅仅为一纸文凭,那么,对于本身对历史缺乏兴趣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培养模式是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是,历史学科丧失了本身的社会实用价值,“历史无用论”日渐泛滥。

2.历史学科教学方式机械单一,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一向宽泛庞杂,面面俱到,授课内容涉及大量的史料和史实。然而高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学历史课无异,即采用机械式“灌输”的方式为主,教师上课一味地将庞杂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呆板乏味,偶尔出现一些课堂讨论和学习互动,也多是一些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陈旧话题,或者讨论和互动本身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并不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简言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更不用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多以一份试卷、一次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完试做完试卷之后,那些短期内突击背诵和记忆的知识,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应用,基本上就又“还给了书本”。长此以往,学生表面掌握了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实则得到的只是将自己禁锢在有限的历史事件的记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二、对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思路,突出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意义,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史学人才。

1.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

当前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不断渗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它要求史学人才不仅具备传统意义培养模式下丰厚的理论积淀,更要求他们能将历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有益社会发展的见解,同时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种学科教育目标的要求下,高校历史学专业既要改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目标,又必须科学合理地优化历史学专业课程设计,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史学人才。

首先,要从课程理论改革出发。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思辨色彩浓厚,又极为驳杂和枯燥。现有的理论专业课程设计,大多是空洞地阐释某一理论,就理论本身来讲解理论;或者就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花大量的时间全方位展开某一门通史或专门史,而忽略学生乃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当前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难于联系实际,进而让整个历史理论课程枯燥无味。

对其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审明某一历史理论,结合一些“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模式,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吸收历史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再尝试去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变“乏味”为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所学转化成了实践应用知识,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

其次,历史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要以就业导向作为参考,即以学生的社会应用和服务性为参考。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所谓“历史人才”,就是其历史专业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满足其个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高校里,极少有专业的设置能直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当下普遍认为“偏冷”的专业,尤为直接地面临同样的尴尬: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不高、专业特色应用能力不明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很少有高中毕业生能主动选择学习历史专业,加之存在“历史无用论”的不良社会认识,学生的历史专业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教师也随之丧失了历史的教学热情。破解历史专业的就业难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实现的本质需求。一方面,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上要不失传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前提下,达到历史学科自古以来的教化功能: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做人;另一方面,全面考察社会对历史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从学生入校起,就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制定合理的大学发展规划,让学生对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不同的就业发展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让他们真正看到历史的魅力,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完成对相关职业的定位和追求,最终使自己达到社会“人才”的标准。

此外,还必须选拔理论功底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规范授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是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

2.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为权威的知识传播模式,强调教师只扮演“引导者”和“知识推荐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具体到历史学科本身,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是有针对性地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历史热情。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博大庞杂,但并非全部内容都与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相适应。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应予以优化,突出重点,合理取舍,做到通史和专门史的相互协调,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讲通史,又不能把专门史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要合理地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通史与专门史的学习,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此外,对一些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要及时组织学生探讨学习,在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历史热情。

学校学历教育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98-01

一、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

从根本上讲,环境意识是一个哲学的概念。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也就是说,环境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维和情感等因素;其二是指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种教育,是证明环境价值和澄清概念的一种过程,是培养人们具有理解和评价人、文化及其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它也包括要人们遵循为保护环境所作的决策及行为准则的教育。环境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使整个社会对人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一新的、敏锐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以及维护高质量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员。环境教育的实施原则包含:整体性、终身教育、科际整合、主动参与解决问题、世界观与乡土观的均衡,永续发展与国际合作。

环境教育浅显的说是全民的、全程的和终身的教育,它不止是高校才可以开展的教育,而应参与到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直至高等教育所有阶段的教育中,它应涵盖社会各个阶层的对象,值得一提的是环境教育更应该贯穿在各个阶层职工继续教育的始终。

二、我国高校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开展现状

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开展还有很多不足,对于一些工科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设置在20世纪70年代后蓬勃而出,但是对于侧重人文、社科类专业高校,环境教育几乎无一设置,没有相对环境教育专业更没有相匹配的师资力量。我国高校历史教学极度缺乏环境教育,专业设置没有,甚至也没有选修课程可言。

1.高校历史教学中缺乏环境教育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历史院系基本没有开设环境教育相关课程,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寥寥无几不说,更是把这样重要的课程作为选修课设置。究其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专业在设置之初就没有这一课程的设置,在历史通史中对于历史发展,也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几大领域来分析研判,对于环境因素的分析少之又少。似乎史学家一直生活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桃花源中,对于环境问题,环境灾害等都忽略不计在史学范畴内。

2.高校历史教学教师大多无环境教育教学经验

我国高校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对什么是环境教育,环境意识,如果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没有最起码的认知。这些教师中甚至有一些人对环境教育有着很大的误解,更有甚者认为环境教育与历史教学无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个是历年来高校历史教材中没有环境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无论是地方教育主管机关还是高校主管领导,对于环境教育也缺乏基本认知,导致现今高校历史教学中根本没有环境教育的土壤和氛围。

3.高校历史教材体系中环境教育内容严重缺失

我国高校沿用至今的历史教材,只重叙述历史事件,缺乏环境意识,不管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将人类社会从自然社会中分离出来,有部分写到自然环境的,也是将这一环境作为历史事件的浅显背景来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历史教材也几经修订出版,但是从目前来看,针对人类活动影响环境,改变环境从而导致历史事件发生重大改变的内容仍是空白。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历史专业的人都知道20实际30年代突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但是却没有什么人知道在那个时间段因为人为破坏而爆发于美国南方的大沙尘暴是这场经济危机的导火索。长时间以来,经济中心论的论调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观念,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都渐渐被忽略。我国环境意识本身就滞后,将现实中的环境问题纳入教材还是任重而道远。

三、高校历史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研究对策

1.开设环境教育课程

在高校历史院系逐步开社环境教育史课程,配备专业教师授课,通过对环境教育的学习为我们的历史专业学生研究分析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理念和思维视角。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始终浑然一体,历史的发展变迁离不开当时环境的改变因素,我们开展历史教学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人于环境永远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没有环境就没有历史,这两者缺一不可,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历史专业教师要树立环境教育观念

做为历史专业教师,应该改变以人本为中心的陈旧观念,思索研究自然与人的关系,在授课中强调环境教育,是学生明白环境造就历史的道理,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更掌握了环境科普知识,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教师更要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真正明白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不可取,树立科学的环境意识,积极做出环保行为,通过教育指导实践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3.普及开展环境教育课外教学

历史专业每年都会安排专业考察课程,在实地考察中,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现场,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事,更要关注这个城市环境发展的历史、现状,并综合分析因为环境导致的历史变革,得出科学结论。通过实地调查,开展环境教育课外教学,使学生得到真实的人与环境问题的感受,培养学生科学判断历史事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学校学历教育篇(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41—02



院校调整改革把我院的教育任务定位于学历教育“合训”院校。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无疑对具主导地位的教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这一需求,仅仅依靠拓展和完善现有教员的素质结构显然不够。还必须进行结构性的调整。王司令员在今年4月召开的院校和训练机构落实编制部署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任职教育院校积极推行教官制,学历教育院校也可选调部分优秀基层干部和有专长的士官,充实到军事基础课教学岗位,弥补教员队伍的短板。”我院作为担负“专聘兼”教员队伍建设试点的院校,就要依据王司令员的讲话精神,着眼于教育教学转型需要,积极探索在军事课教学岗位实行教官制,努力建设一支“双员型”(教员、指挥员)教员队伍。

一、学历教育院校实行教官制的重要意义

教官是指从部队选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警官,到院校担负一定时间的军事专业教学工作后,再返回部队担负本级或更高一级指挥领导工作的流动型教员,是院校教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校科研教学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有利于优化教员队伍结构

目前,院校干部与部队干部交流制度还不够完善,交流渠道还不够顺畅,使院校教员特别是初级指挥院校的教员长期脱离部队,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已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尽管许多院校采取了教员到部队代职、见习、调研等措施,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当前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中,高学历教员比例偏高,人数较多,但具有丰富部队任职经历的教员比例偏低,人数偏少,部分教员能力素质和教学水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从部队选调优秀警官到院校担任教官,是改善教员队伍结构的有效办法。长期工作在院校的教员,有着“学识”的专长,而来自部队的教官则有着“经验”的优势。把这两方面的人才融合在一起,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针对性

教官都是来自部队的指挥警官和机关干部,对部队比较熟悉,对基层管理教育和训练等有亲身体会,能准确把握当前部队在训练管理和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知道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哪些理论知识。在执教的过程中,结合承担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与部队联系紧密学科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实际,利用院校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部队的实践经验,既能把部队当前的新训法、新战法带入课堂,又能依据自身实践感受,指出当前部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针对性强的建议和措施,提高教学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增强教学的说服力,激发学员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三)有利于军事教员的发展

目前,学院有部分教员是从部队“半路出家”改任的。在现行制度下,这些教员由于教龄短,外语基础差,在评定职称、晋职晋衔等方面都缺乏优势,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也导致了难以安心教育工作。教官制的实行,可以使这一部分教员继续行政职务的晋升,不再参加技术职称的评定,这样不但不会影响进步,而且还可能根据工作业绩提前晋职晋衔。实行教官制,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教员个人的发展,它必然为教员队伍的建设注入活力。

二、学历教育院校实行教官制面临的问题

(一)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优秀教官引进难

优秀教官引进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某些部队领导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部队通常很难舍得把优秀的警官送往院校。部队培养一名优秀干部要花多年心血,总想使用于重要岗位,为本单位建设出力献策。而且本单位成长起来的干部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因此,不少单位总是把年龄偏大,发展受限的干部推向院校。另一方面,也有优秀警官自身不愿来院校施教的因素。优秀警官在部队都有一定的行政职务和较好的发展空间,交流到院校当教官不但部队行政职务会被代替,耽误工作,出不了成绩,而且院校各种待遇也比不上部队。一些教官来院校工作,还可能面临晋职晋衔得问题。由于本人不在原单位,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其按时晋职晋衔,提前晋职晋衔的可能性更小,导致很多警官不愿意来院校担任教官,即使来到院校,多是人在院校,心在部队,安心尽心工作比较困难。最后来院校担任教官,他们可能面临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家属就业、子女上学难等诸多实际问题,因此不愿来院校工作。

(二)培训机制不够完善,教官快速适应院校难

从部队选调的优秀基层警官,尽管其具有丰富的部队任职经历,对基层部队管理和训练有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没有经过教育方面的培训,不熟悉院校教育的对象,在实施授课时,把握不好授课的方法和技巧,也不能很好的把自己丰富的任职经历和实践经验传授出来。一个优秀的警官未必就是一个优秀的教官。同时,由于目前学历教育院校对实行教官制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没有形成针对教官的科学、系统和完善的培训机制。因此,在短时间内,教官要胜任院校教学还是比较困难的。

(三)教施时间较短,教官充分发挥作用难

目前,从全军实施“教官制”的实际看,教官到院校施教多是一年时间。教官到院校后,熟练掌握授课技巧和科研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教官期满又要考虑离开院校回部队后的工作问题,很难静下心来搞教学科研工作,再加之院校还有较长的寒暑假时间,除去这些时间后,教官真正用于实施教学科研的时间实在太少,教官施教时间过短无形中导致教官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官在短时间内要取得显著的教学科研成果比较困难。

三、学历教育院校实行教官制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程序,严格选拔

建设高水平教官队伍,院校要严把准入关。选拔优秀干部到院校担任教官,是教官制获得成功的前提。选拔教官要有严格的程序和条件,要通过严格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把真正优秀的警官选拔进来。在程序上要按照部队推荐、院校专家组考核选拨、政治部门审核确定、院党委批准的程序进行选拔。在选拔中尤其应注重三点:一是确保是部队表现优秀的警官;二是确属学院教学急需的;三是确有发展前途的。此外,教官选拨还要严格控制教官的学历、年龄、职务、任职经历、学术能力等基本条件,切实把那些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军事阅历丰富的中青年警官选拨进教官队伍。

(二)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

从部队警官到一名合格的教官需要一个过程。一名教员除精通“教什么”的知识外,还必须熟悉“怎么教”的知识,这两门知识好比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一般说来,从部队选拔出的优秀警官在军事专业方面都有一技之长,基本具备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但对“怎么教”的程序知识急需补充。因此,要加大对教官的培训力度,要重点培训其教育基本理论,包括院校教学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教学手段等基本知识,强化其教学基本功,使其掌握如何把握学员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法和手段,进行有针对性教学。除集中培训外,还应指定有经验的教员担任导师,具体指导“怎么教”。要通过传帮带,让他们尽快走上讲台。

(三)加大保障力度,促其安心工作

要重视解决教官后顾之忧。选拔优秀警官进入院校担任教官,警官必然会考虑岗位的调动是否会对职务晋升、福利待遇、住房、家属子女就业等产生影响。因此,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院校和部队的协调配合工作,必要时要采取超常措施,切实解决教官的实际问题。院校要根据教官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关怀,解决其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使他们体会到院校的用心,以便他们在教员岗位上更加安心、尽心和用心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如珂.现代军校教育新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

学校学历教育篇(7)

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当代两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客观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思维的根本目的就是去反映已经存在的客观实体及其结构,知识是不依赖于人脑而存在的实体,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主张,学习不是外部事物的简单呈现,学习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学习需要对话与合作。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的情境性,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它所包含的四要素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即强调学生在一定的意义情境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其方式为学习者就某一主题的不同任务进行分工协作,通过会话讨论各自完成任务的经过及所遇到的问题,使每个学生的研究成果在学习集体中共享,以明确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师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中,则会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教学行为。以客观主义理念作为指导,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只不过是将人作为灌输知识的工具,转变由电脑代替人成为知识灌输的工具。而以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则通过软件的相互链接及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形象、直观地营造出与学习目标相似的学习情境。教育者和学习者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然后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设计。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建构主义显然更有助于学习者在现代社会借助于计算机进行学习。

二、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受众

计算机的人性化设计及多媒体技术应用上的迅速拓展,使得计算机变得简单易学,便于普及。计算机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就年龄结构来说,20~29岁年龄段网民所占的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就职业结构来讲,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2014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比例继续保持着增长,从81.0%上升至83.4%。今年,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过传统pc上网比例(80.9%),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如此庞大的人群,说明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成为人类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的两个最重要的技术杠杆。

借助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亦大力推进,使教育受众进一步扩大。对高等教育来说,“慕课”,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就是新研制出来的一种影响较大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从“慕课”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大规模,即不是由个人的一两门课程,而是由大规模参与者的课程;二是开放性,即尊崇创用共享协议,课程只有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是“慕课”;三是网络课程,即这些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

三、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历史教学

无论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改变,还是“慕课”的出现,势必对高校历史专业教学,对教师、学生都产生深刻影响,为高校历史教学的改变提供契机。

1.促使教育者发生改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高校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从图书检索能力演变发展而来,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使这种能力同当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成为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它要求高校教师具备有高效获取、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有序归纳、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并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历史的学习、教学虽然依赖于史料、传统意义上的“故纸堆”,但从“故纸堆”中找出相应的围绕某一主题材料的能力却是基本的能力。为加强史料的使用、学术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书籍、历史资料被数字化。例如:一些著名的网站和大型数据库,如国家图书馆、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cadal、全国报刊索引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在如此众多的数字化史料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成为这个时代历史教师的必备能力。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只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需将学术前沿发展状态讲述给学生,成为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领路人。因此,高校历史教师的信息素养更应与时俱进,方能站稳课堂,守住阵地。

学校学历教育篇(8)

  

历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极具传统特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脱节:历史学专业的社会功用和教化作用日渐降低;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待遇低;历史教育教学欠缺生机,鲜有学生热爱,难于学以致用……上述种种尴尬已成为阻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科学化发展的瓶颈,克服这些不足,探索一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之路,对今后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现存不足  

纵观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其主要不足突出表现在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这两个方面。  

1.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历史无用论”泛滥  

任何学科的设置,都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应符合这一标准。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历史学科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这已然不同于传统时代史学人才培养相对独立、重意识形态、强理论积淀的要求。新时期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不仅要培养出理论知识完备的人才,而且还要求每个史学人才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用所学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见解,并增加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历史学教育,需要将历史学科摆在一种社会“显学科”的地位,通过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社会的直接、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依旧按照传统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培养人才,历史学科教育不但现实应用性差,不占有“显学”学科地位,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与“服务社会”理念相互脱节,这种明显滞后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在传统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中,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教化功能,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不是出于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他们或者是由于专业调剂,或者是仅仅为一纸文凭,那么,对于本身对历史缺乏兴趣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培养模式是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是,历史学科丧失了本身的社会实用价值,“历史无用论”日渐泛滥。  

2.历史学科教学方式机械单一,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一向宽泛庞杂,面面俱到,授课内容涉及大量的史料和史实。然而高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学历史课无异,即采用机械式“灌输”的方式为主,教师上课一味地将庞杂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呆板乏味,偶尔出现一些课堂讨论和学习互动,也多是一些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陈旧话题,或者讨论和互动本身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并不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简言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更不用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多以一份试卷、一次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完试做完试卷之后,那些短期内突击背诵和记忆的知识,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应用,基本上就又“还给了书本”。长此以往,学生表面掌握了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实则得到的只是将自己禁锢在有限的历史事件的记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二、对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思路,突出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意义,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史学人才。  

1.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  

当前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不断渗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它要求史学人才不仅具备传统意义培养模式下丰厚的理论积淀,更要求他们能将历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有益社会发展的见解,同时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种学科教育目标的要求下,高校历史学专业既要改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目标,又必须科学合理地优化历史学专业课程设计,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史学人才。  

首先,要从课程理论改革出发。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思辨色彩浓厚,又极为驳杂和枯燥。现有的理论专业课程设计,大多是空洞地阐释某一理论,就理论本身来讲解理论;或者就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花大量的时间全方位展开某一门通史或专门史,而忽略学生乃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当前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难于联系实际,进而让整个历史理论课程枯燥无味。  

对其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审明某一历史理论,结合一些“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模式,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吸收历史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再尝试去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变“乏味”为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所学转化成了实践应用知识,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  

其次,历史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要以就业导向作为参考,即以学生的社会应用和服务性为参考。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所谓“历史人才”,就是其历史专业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满足其个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高校里,极少有专业的设置能直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当下普遍认为“偏冷”的专业,尤为直接地面临同样的尴尬: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不高、专业特色应用能力不明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很少有高中毕业生能主动选择学习历史专业,加之存在“历史无用论”的不良社会认识,学生的历史专业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教师也随之丧失了历史的教学热情。破解历史专业的就业难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实现的本质需求。一方面,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上要不失传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前提下,达到历史学科自古以来的教化功能: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做人;另一方面,全面考察社会对历史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从学生入校起,就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制定合理的大学发展规划,让学生对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不同的就业发展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让他们真正看到历史的魅力,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完成对相关职业的定位和追求,最终使自己达到社会“人才”的标准。  

此外,还必须选拔理论功底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规范授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是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 

2.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为权威的知识传播模式,强调教师只扮演“引导者”和“知识推荐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具体到历史学科本身,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是有针对性地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历史热情。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博大庞杂,但并非全部内容都与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相适应。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应予以优化,突出重点,合理取舍,做到通史和专门史的相互协调,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讲通史,又不能把专门史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要合理地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通史与专门史的学习,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此外,对一些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要及时组织学生探讨学习,在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历史热情。  

二是改变现有的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一直难以突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着“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对历史学科的考核评价方式,应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试卷考试类的考核方式要占有学业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达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  

三是让高校历史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实现历史学科的社会服务价值。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旨在培养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见解的人才,那么就要求我们史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走向社会,对社会建设发展中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史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所需,服务社会全面建设发展。让历史学课程教学走出教室,让学生们深入实地调研,再适时相互交流、开展讨论,并分析整合学习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使得历史学科的学习变得更加开放,也更加贴近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让史学专业的学生能直接体会到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自己专业方向的认同,能促进史学专业学生做出有价值,令社会满意的研究成果。  

当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针对历史学科的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深入,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也为培养高素质史学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不衰老的主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唯有通过一定的改革,才会促使一门学科不断发展,才能培养出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使其真正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雅妮.合作学习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1, (5).  

学校学历教育篇(9)

历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极具传统特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脱节:历史学专业的社会功用和教化作用日渐降低;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待遇低;历史教育教学欠缺生机,鲜有学生热爱,难于学以致用……上述种种尴尬已成为阻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科学化发展的瓶颈,克服这些不足,探索一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之路,对今后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现存不足

纵观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其主要不足突出表现在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这两个方面。

1.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历史无用论”泛滥

任何学科的设置,都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应符合这一标准。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历史学科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这已然不同于传统时代史学人才培养相对独立、重意识形态、强理论积淀的要求。新时期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不仅要培养出理论知识完备的人才,而且还要求每个史学人才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用所学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见解,并增加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历史学教育,需要将历史学科摆在一种社会“显学科”的地位,通过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社会的直接、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依旧按照传统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培养人才,历史学科教育不但现实应用性差,不占有“显学”学科地位,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与“服务社会”理念相互脱节,这种明显滞后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在传统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中,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教化功能,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不是出于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他们或者是由于专业调剂,或者是仅仅为一纸文凭,那么,对于本身对历史缺乏兴趣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培养模式是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是,历史学科丧失了本身的社会实用价值,“历史无用论”日渐泛滥。

2.历史学科教学方式机械单一,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一向宽泛庞杂,面面俱到,授课内容涉及大量的史料和史实。然而高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学历史课无异,即采用机械式“灌输”的方式为主,教师上课一味地将庞杂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呆板乏味,偶尔出现一些课堂讨论和学习互动,也多是一些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陈旧话题,或者讨论和互动本身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并不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简言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更不用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多以一份试卷、一次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完试做完试卷之后,那些短期内突击背诵和记忆的知识,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应用,基本上就又“还给了书本”。长此以往,学生表面掌握了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实则得到的只是将自己禁锢在有限的历史事件的记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二、对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思路,突出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意义,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史学人才。

1.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

当前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不断渗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它要求史学人才不仅具备传统意义培养模式下丰厚的理论积淀,更要求他们能将历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有益社会发展的见解,同时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种学科教育目标的要求下,高校历史学专业既要改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目标,又必须科学合理地优化历史学专业课程设计,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史学人才。

首先,要从课程理论改革出发。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思辨色彩浓厚,又极为驳杂和枯燥。现有的理论专业课程设计,大多是空洞地阐释某一理论,就理论本身来讲解理论;或者就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花大量的时间全方位展开某一门通史或专门史,而忽略学生乃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当前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难于联系实际,进而让整个历史理论课程枯燥无味。

对其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审明某一历史理论,结合一些“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模式,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吸收历史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再尝试去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变“乏味”为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所学转化成了实践应用知识,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

其次,历史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要以就业导向作为参考,即以学生的社会应用和服务性为参考。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所谓“历史人才”,就是其历史专业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满足其个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高校里,极少有专业的设置能直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当下普遍认为“偏冷”的专业,尤为直接地面临同样的尴尬: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不高、专业特色应用能力不明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很少有高中毕业生能主动选择学习历史专业,加之存在“历史无用论”的不良社会认识,学生的历史专业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教师也随之丧失了历史的教学热情。破解历史专业的就业难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实现的本质需求。一方面,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上要不失传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前提下,达到历史学科自古以来的教化功能: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做人;另一方面,全面考察社会对历史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从学生入校起,就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制定合理的大学发展规划,让学生对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不同的就业发展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让他们真正看到历史的魅力,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完成对相关职业的定位和追求,最终使自己达到社会“人才”的标准。

此外,还必须选拔理论功底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规范授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是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

2.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为权威的知识传播模式,强调教师只扮演“引导者”和“知识推荐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具体到历史学科本身,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是有针对性地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历史热情。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博大庞杂,但并非全部内容都与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相适应。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应予以优化,突出重点,合理取舍,做到通史和专门史的相互协调,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讲通史,又不能把专门史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要合理地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通史与专门史的学习,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此外,对一些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要及时组织学生探讨学习,在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历史热情。

二是改变现有的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一直难以突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着“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对历史学科的考核评价方式,应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试卷考试类的考核方式要占有学业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达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

三是让高校历史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实现历史学科的社会服务价值。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旨在培养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见解的人才,那么就要求我们史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走向社会,对社会建设发展中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史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所需,服务社会全面建设发展。让历史学课程教学走出教室,让学生们深入实地调研,再适时相互交流、开展讨论,并分析整合学习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使得历史学科的学习变得更加开放,也更加贴近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让史学专业的学生能直接体会到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自己专业方向的认同,能促进史学专业学生做出有价值,令社会满意的研究成果。

当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针对历史学科的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深入,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也为培养高素质史学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不衰老的主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唯有通过一定的改革,才会促使一门学科不断发展,才能培养出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使其真正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雅妮.合作学习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1, (5).

学校学历教育篇(10)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12.0016

目前军队院校的生长军官主要是采取“4 1”的培养模式,即军队院校指挥生长军官前4年的学历教育合训主要在理工科水平高的军校进行,指挥生长军官的第一任职能力主要通过第5年的任职院校来培养。

2006年、2009年和2010年,课题组先后到多个部队进行了系列调研,结果显示[1],部队对合训学员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具体表现在学员的责任感、毅力、创新能力、团队意识、领导魄力等诸多人格因素。美国西点军校bartone等研究[2]也指出,人格可以预测指挥学员领导力的表现。本文分析合训学员的人格特征,对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与完善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在a、b两所任职院校中整群抽取即将面临毕业的合训学员,各发放问卷210份,分别收回有效问卷196份和195份。391名学员分别来自c、d、e、f、g 5所合训院校,各为136、131、35、54、35人,其中c、d为军队综合大学。学员的分布情况与各合训院校的招生员额的占比大致相同。

1.2 工具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cattell' s 16 personality factors questionnaire,16pf)[3]:共187题,以l6种人格因素(即主要因素)和8项次级因素(见表1)来评价人格特征。采用0~2级评分。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合训学员与军官常模16pf评分比较

将合训学员16pf的标准分与军官常模[4]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合训学员的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实验性、内向外向、感情安详、怯懦果断、心理健康、创造能力得分均低于军官常模,而稳定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自律性、适应焦虑、专业成就、成长能力得分均高于军官常模(表1)。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合训学员16pf评分比较

独生子女学员(n=141)的乐群性和幻想性得分均低于非独生子女(n=250)[(9.8±3.2)vs.(10.4±3.0),(12.4±2.5)vs.(13.2±2.8);p=0.042,0.006],而怀疑性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10.0±3.0)vs.(9.3±2.9),p=0.034];农村户籍学员(n=264)稳定性得分高于城市户籍学员(n=127))[(15.4±3.6)vs.(14.3±3.2),p=0.003],而兴奋性得分低于城市户籍学员[(13.4±4.0)vs.(15.0±4.8),p=0.001]。不同合训院校学员在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合训学员的人格表现出稳定,自律,为人宽容,缄默,单纯,喜欢依赖团体,有较高的专业成就,在新环境中有较强的成长能力;但也存在爱幻想,好担忧,拘谨,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相对保守的观念,较高的焦虑性,性格略偏内向,常感情用事,懦弱,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创造力较低。提示,合训学员的人格与军官人格还有较大差距,应当引起相关各方的关注。不同人口学特征合训学员表现出各自的人格特点,提示,应根据合训学员人格的现状与特点,对不同类别学员的人格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量、塑造与教育。本研究仅为初步研究,今后将进一步探讨合训学员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胡志刚,赵志鹏,孙晓红,等.西点教育计划与我军院校学历教育的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26-131.

[2]bartone pt.personality hardiness as a predictor of officer cadet leadership performance[eb/ol].[2010-8-31]

http:∥oai.dtic.mil/oai/oai?verb=getrecord&metadataprefix=html&identifier=adp010353 .

上一篇: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 下一篇: 高中地理作业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