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行业分析汇总十篇-9游会

医学行业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11 16:10:23

医学行业分析

医学行业分析篇(1)

(二)工学交替实施的满意度情况1.在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综合表现方面,有11.1%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综合表现很好,66.7%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综合表现较好,22.2%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综合表现一般。2.在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态度方面,有77.8%认为较好,有22.2%认为一般;在学生的工作纪律方面,88.9%的企业认为较好,11.1%的企业认为一般。3.企业对工学交替实习学生素质及能力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4.企业认为,实施工学交替后,高职院校实习学生进步最大的三项为实际操作、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无多大进步的三项分别是计算机能力、英语能力和理论知识。5.在所有被调研的企业中,认为与以往招收的实习学生相比,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习学生整体质量明显优秀的占40%,比较优秀的占60%;所有被调研企业均愿意长期与高职院校进行工学交替实习的相关合作;40%的企业非常愿意聘用在学期间进行过工学交替实习的高职毕业生,60%的企业表示愿意。

二、调研结论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与实地访谈的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工学交替的政策扶持不够,企业积极性有待提高超过60%的被调查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过程中没有得到政府支持和没有享受过税收优惠和经济鼓励。这说明在政策引导方面,没有建立起社会层面的激励机制,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长效合作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校企合作缺乏有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做依托,企业难以承受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难以得到补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只能是自发需求或者在高职院校的带动下被动的参与。据调查,制约企业参与工学交替的因素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缺乏合作机制占69.2%;缺乏系统保障机制占53.8%。这说明企业在参与工学交替运行时,更为关注的是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能够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激励、合作机制,保证工学交替的运行和实施。另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认为工学交替的“工”就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让学生去从事一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要求企业给予学生合理报酬也是非常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工学交替学生没有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二)医药行业企业参与工学交替的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提高其有效性校企合作在现阶段基本上呈现校“热”企“冷”的态势。校企合作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就业的作用不言而喻,高职院校均积极推动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企业“冷”的原因首先是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不甚明晰,甚至部分医药企业存有认识误区,认为培养学生是学校和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学生出了校门进了企业后的成长才是企业的事情;参与高职学生的培养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尤其是医药生产企业,有gmp规范要求,大量学生进入洁净生产车间,会对医药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其次,除了一些医药外企由于推广自身公司理念和价值观参与高职院校的工学交替合作外,很多国有、民营的医药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推动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最主要的还是高职院校能为其提供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一线操作人员。因为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和监管严格,医药企业更加注重自身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的提高。而高职院校除了提供毕业生外,在师资、科研等方面力量薄弱,很少能为这些医药企业提供其真正需求的东西,难以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供j9九游会的技术支持,缺乏全方位的合作机制。另外,在工学交替运行过程中,医药企业很难长时间、全面地参与专业建设或教学,企业虽然可以接收学校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但因为技术和商业信息的保密问题,一般并不情愿学校教师深入企业。最终造成学校和企业不能共同指导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监管和指导不到位,直接把学生推给企业,缺乏全面的工学交替的衔接和统筹,使学生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众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一些企业对工学交替持不积极的态度,这也为我们推广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不少困难。

(三)医药行业企业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持欢迎和肯定的态度医药行业企业参与工学交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在已经参与了工学交替运行的企业中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实施工学交替后,高职院校实习学生实际操作、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的进步最大。40%的企业认为与以往招收的实习学生相比,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习学生整体质量明显优秀,所有参与调研的企业均愿意长期与高职院校进行工学交替实习的相关合作,愿意聘用在学期间进行过工学交替实习的高职毕业生。这说明,企业对医药行业紧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现状是十分清楚的,愿意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情况下提供工学交替实习机会,并且愿意优先录用进行过工学交替实习的学生,尤其是在本企业实习过的毕业生。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层面建立激励保障机制要解决企业有效参与工学交替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势必要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是要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特别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义务,并强力推进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通过政策激励和税收优惠,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建立政府牵头、行业与协会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规,明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及相互关系,并积极扶植和发展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解除企业对学生安全、学生管理和企业利益保障等后顾之忧。二是从长远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校企双方良性循环的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层次矛盾。学习和吸取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的国家的经验,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职教体系等,最终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工学矛盾。

医学行业分析篇(2)

中图分类号 r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1-0161-01

目前科学家已测定了包括人类在内的700多种生物的基因组,这表明生命科学进入遗传密码的全面解析阶段,在分子水平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这些成果为工程师创造新世界提供了有力的生物元器件。工程师可以用这些已知的功能,重新设计和构建具有新功能的生命,甚至可以全合成新生命,这就是进入21世纪新兴的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是继人类基因组研究之后,生物领域的又一热门学科,是整体系统论生物学思潮在工程学领域的

再现。

1 合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1 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的出现是与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从哲学思维上,二者都遵从系统论,生物系统的整体功能不可分割。系统生物学将在基因、蛋白质、代谢物等多维分子水平获得大量的细胞行为知识和建立生物网络,为合成生物学提供理论和模型。合成生物学可为系统生物学的定量分析提供模式生物。

1.2 合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化学

如果把基因组测序看成阅读和解码遗传信息的过程,那么合成生物学就是人工书写和编程过程,是测序的逆过程。这个过程对生物信息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与所有的工程学一样,合成生物的设计和优化过程中需要用新的算法进行模拟和测试。合成生物的过程是以原料核酸的高速合成为基础的,因此需要高效、低成本的化学合成技术提供支持。目前,常规化学方法合成一个碱基核苷酸商业化价格是2元左右,而新方法有望把成本降到更低。

1.3 合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就操作对象和主要技术手段而言,二者相同,都是以基因为对象,都需要核酸酶和连接酶作为剪切和组装的工具,也都需要载体来承载基因,进行扩大繁殖和保存。然而仅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对已经存在生命进行改造,合成生物学研究将降低关键技术成本,解决基因操作的经济性问题,从而在工程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

2 医药与能源创新发展中的合成生物学技术

创新药物的发现是整个新药研究中最富创造性的环节。20世纪70年代之后,dna重组技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及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成果为新药研究提供了指导性的理论知识和多样化的实验手段,极大地促进了新药的研制和产业化。

2.1 dna重组技术与创新药物研究

dna重组技术通过人为的基因拼接,构建携带外源目的基因的表达系统,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多肽类药物。dna重组技术为创新药物的研究和产业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开创了现代生物技术药物的新阶段。在微生物药物的制备中,具有良好遗传特性的高产菌株是产业化的关键。重组dna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构建具有特定遗传特性的高产菌株。如将放线菌紫红素的合成基因导入紫红链霉菌,产生了新型抗生素二氢榴菌紫红素;将红霉素抗性基因转入红霉素产生菌,可构建出耐自身产物抑制的高产菌株;将透明颤菌的血红蛋白基因导人金霉素产生菌,工程菌可以在低溶氧条件下正常代谢,达到降低供氧能耗的目的。

2.2 蛋白质组学与创新药物研究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又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兴学科。蛋白质组学是从整体蛋白质水平上,从更贴近生命活动规律的角度去探讨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其本质。人体细胞有3000~10000种以上的蛋白质。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及其功能状态在同一机体的不同细胞中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种细胞,在不同时期,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尽相同。正常和病变状态下细胞内的蛋白质谱存在差异,服药前后的蛋白质谱也存在差异,通过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蛋白质谱的差异,可以探讨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发现药物作用的新靶点,从而为研发新药,研究药物作用机制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的依据。

靶向药物的研制是创新药物研制的主流。据统计,已发展了多种类型的功能或疾病靶标,涉及:肿瘤、血液与造血、免疫调节、心肾系统、胃肠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泌尿系统等。据drew报告(2000年),目前使用的、据认为安全有效的多种疾药的分子靶点483个,按生物化学分类,其中受体45%,酶28%,激素与细胞因子11%,其他为离子通道、核多体等。在分子水平对疾病研究结果显示,潜在的药物靶点数目可能为5000~10000个,均可能作为研制药物的作用靶点。

2.3 生物信息学与创新药物研究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产生的崭新学科。生物信息学借助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储存和信息分析功能处理生物学领域、尤其是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中爆炸性增长的海量数据。生物信息学的核心内容至少包括基因组信息学、蛋白质组信息学和代谢调控信息学三大部分。基因组信息学指对基因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和分析,目的是确定全部基因的确切位置,以及各dn段的功能。蛋白质组信息学包括对有关细胞或组织中的全部蛋白质的结构、组成、功能、定位以及各蛋白质问的相互作用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目的是确定各种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相互作用。

2.4 生物芯片技术与创新药物研究

生物芯片(biochip)是近年来生命科学、微电子学和生物信息学结合交叉领域的重大进展。生物芯片分为dna芯片、rna芯片、蛋白质芯片、抗体芯片、pcr芯片及药物传输芯片等。生物芯片通过原位化学合成或机械点样构成高密度探针微阵列。比如dna芯片可在1 cm2的玻璃或硅片衬底上,集中排列数万至数十万个dna探针。从理论上讲,十至数十个这样的芯片就可以全面检查一个人的基因,从而发现结构异常或功能异常的基因。生物芯片主要用于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基因组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突变位点,同时也用于测定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比较同源基因的表达差异,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dna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和大信息量的检测。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同时为创新药物的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

3 结束语

合成生物学为很多领域的研究提供新视角:生物学家用它来重建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由此加深对生命活动和生命过程的理解;化学家用它创造新分子化合物;物理学家用它来发现自然状态下分子的运动行为;工程技术人员则用它进行药物、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等工程设计并简单、低廉、高效地制造,满足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夺,杜瑾,赵广荣等.合成生物学在医药及能源领域的应用[j].化工学报,2011,62(9):2391-2397.

医学行业分析篇(3)

引 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社会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传统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主要是以理论传授为主,学生在毕业之后,并不能很好地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严重缺乏。因此,将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引入到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授、学习、动手操作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行动导向型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论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行动导向教学的含义

行动导向型教学最早起源于欧洲的德国,是当今世界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该理论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活动作为导向,将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根本出发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学生的行为活动加以引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进行思考,从而形成创新性的思维。简单地说,就是教学是以行动为导向,在行动的过程中进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行动导向型教学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革,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创新。

2、行动导向型教学的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传统的畜牧兽医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往往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二是教学的目标制定的不够清晰,且没有一个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教师在运用行动导向型方法进行畜牧兽医教学时,将教学目标进一步具体划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在这三个目标之中,知识目标必须要以具有可以量化的标准为前提;而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强调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在畜牧兽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是行动导向型教学的基础。

2.2借用实际案例。在进行畜牧兽医教学时,教师可以配套展示相应的照片、实物,让学生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任务,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将更有针对性。

2.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进行畜牧兽医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行动导向型教学的重要保证。以下介绍几种比较适合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式。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合作,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很好的体现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畜牧兽医专业的防治手段和鉴别诊断等知识进行学习时,这种方法效果更加明显。

卡片技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将对问题的分析填写在相应的卡片上,然后将卡片汇总后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一步加以引导,并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卡片技术的教学方法同样可以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

多媒体技术。教师在进行畜牧兽医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病例的图片,动画,同时,结合老师适当的讲解,增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临床症状、案例分析、鉴别诊断等项目的教学上,效果尤其明显。

3、行动导向教学的效果分析

3.1行动导向教学的优势。将行动导向型教学应用于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可以显著地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起来,行动导向教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行动导向型教学以学生为出发点,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对学生加以引导,是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积极鼓励其自己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二是,行动导向型教学更突出强调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型教学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等多种形式探寻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此过程过,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从而形成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行动导向教学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2行动导学存在的问题。基于行动导向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对于教学的场地、设备以及班级人数规模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受到实际情况的限制,有一些教学方案会很难落实。尽管如此,由于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行动导向型教学的优点明显,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适应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行动导向型教学,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结 论

将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应用于畜牧兽医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转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以及学习的意义,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效果,在未来,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落实。

【参考文献】

医学行业分析篇(4)

论文摘要:近几年医疗就业市场极度地不景气,供需矛盾日益加大,表现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高学历要求和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高期望值之间的矛盾、经济发达地区竞争过于激烈和偏远地区人才稀缺之间的矛盾、非公有制医院招人不足和国有医疗单位人才过剩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医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此,我们进行了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及意向调查,并就如何做好医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对策。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模式。医学毕业生由于专业的特点,较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选择面窄。为了准确、详尽地掌握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真实想法,进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我们对沈阳医学院2005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其意向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就业指导工作对策。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调查所用资料均来源于实地调查结果。资料收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学生自填问卷来收集定量资料;二是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获得定性资料。其中以定量资料的收集为主。

此次问卷调查的题目是课题组成员在阅读大量有关就业指导文献的基础上,参考国家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其意向的调查”问卷设计的。本调查因采取无记名形式,所以问卷的结果基本真实可靠。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发出问卷403份,回收问卷403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92份,有效率为97.27%。

(一)择业心态

调查结果显示,44.58%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乐观,40.36%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只有12.85%的学生持乐观态度,还有2.21%的学生对就业前景不清楚。由于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医务人员,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相对单一,且近几年医疗就业市场极度地不景气,一方面是大中城市人才饱和,毕业生都想往里挤,另一方面是小城镇、广大农村基层、边远山区缺医少药,医疗人员素质低下,毕业生又不想去,所以对医学毕业生来说“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因此,调查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感到就业前途渺茫。但是,调查也显示,对于毕业生前景持乐观态度的毕业生也占相当一部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还能有一成以上的毕业生乐观面对,其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要么是对自身能力有自信,要么是家庭或社会关系起作用。

在问到“你个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最多可选择两项)时,41.14%的学生选择为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24.96%的学生选择为生计的需要,32.33%的学生选择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19.68%的学生选择为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l0.84%的学生选择为社会发展做贡献,24.7%的学生选择为施展能力和完善人格,8.43%的学生选择为成名成家或提高社会地位,12.85%的学生选择为建立家庭奠定基础。

总体看,我院大学生择业心态呈多元化趋势,但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二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是因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已越来越习惯于以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笔者认为,追求个人发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学、发展自己的爱好,取得最优的成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寻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才干的地方,只有到这些地方就业才能取得自己人生道路上最好的成果。

(二)就业意向

根据调查,对“开始有了明确的职业意向是在什么时候”这一问题,50%的学生选择在大学期间,7.13%的学生选择大学毕业时,1.81%的学生选择上研究生期间,41.06%的学生选择在上大学之前。这说明尽管大部分同学感到就业前途渺茫,但他们早就有了就业心理准备。对“你期望的月薪是多少”这一问题,49.67%的学生选择800—1000元/月。这可能是通过就业指导,学生们就业观念在逐步转变,许多毕业生不再把目光盯在高薪水的好职位上,而是有了多样性的选择,这就使得可供选择的岗位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从表1可以看出,一方面,医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对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选择相对集中,好多毕业生只盯着大中城市、大医院,这与我国基层医疗单位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恰恰是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市场的平等观念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为社会职业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很多毕业生愿意到三资企业、民营医疗机构、私人医院就业。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应以事业为重,工作地点、单位性质都无所谓,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学生死盯着大城市、大医院不放,希望到国企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大大降低,而选择到三资、民营、私营医疗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有所增加。过去毕业生在择业中求稳,现在更注重个人的发展空间,更注重通过在不同的领域里为社会做贡献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为自己争得社会地位。

对于毕业后理想或希望从事的职业(或工作岗位)是哪类工作,57.63%的学生都选择了医生(含实习医生),这说明,尽管医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但毕业生的专业思想还很稳定,都愿意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

(三)影响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个人的实际能力非常看重,这也是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亮点,说明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在学生身上产生了积极向上的作用。医学是一门对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医疗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十分重视个人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其实求职的过程是一个考察大学生全面素质的过程,全面素质作为人才市场的竞争要素已越来越被广大学生所认同,这缘于用人单位求才的动力、人才竞争的压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单位人员结构的调整,对医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用人单位普遍采用的对医学毕业生英语要求达到四级、计算机达到二级以上的要求,以及要求既有较高医学专业知识,又在文艺、体育、文采方面有专长等一专多能综合素质的要求,都给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新的困难。同时,也对医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毕业生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自己成为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扎实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越来越“挑剔”的用人单位的要求。

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五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是寻求一份理想工作的主要因素,自身能力方面排在其后,这说明在就业政策、制度方面不够完善,就业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过程存在许多不正之风,大多数毕业生处于无奈状态,他们认为学校和个人都难以左右社会的某些不良现象。

(四)就业指导

调查结果显示,95.43%的学生非常赞同开设“就业指导课”,54.81%的学生认为“学校同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33.13%的学生认为“信息来源渠道不够,信息内容不充分”,32.73%的学生认为“同用人单位的沟通不够”。对于“你认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应大力加强哪些内容”这一问题,49.35%的学生选择“为录用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搭桥”,44.78%的学生选择“向学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37.35%的学生选择“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通过座谈和个别谈话,我们还了解到一些学生对就业形势和政策不十分清楚,希望学校多举办就业指导讲座,设立就业指导咨询日等。

三、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一)变被动为主动

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怨天尤人,抱怨自己读大学刚好碰上这个劳动力过剩的年代,大学里又主要接受了应试教育而缺乏动手能力,还碰上大学扩招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好像什么倒霉的事都碰上,自己也无能为力,所以只能被动地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为使医学毕业生顺利地完成对社会环境及工作任务从不适应到基本适应的过程,缩短适应期,较快地实现由学生到医生的转变,要求我们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医学毕业生对适应期的特点和规律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搞清楚决定适应期长短的因素,以及采取哪些措施来缩短适应期,指导医学毕业生利用学校的一切有利条件,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走向社会作好心理和认识上的准备。要帮助毕业生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尽早认清形势和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不断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进行合理的定位,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适应角色,并促使医学毕业生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创造能力,努力赶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二)变消极为积极

实践证明,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一次成功地选择到满意的职业,相反有的甚至经历了几十次的选择、面试、再选择、再面试的考验,但他们没有因此而气馁,却认为这是一次人生的挑战和锻炼。正是这种乐观的就业态度促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通过邀请成功择业的往届毕业生回校做报告,用先进事迹感召在校生,从而调动毕业生择业的积极性。就业教育与指导,要坚持做到具有前瞻性,要改变过去那种就业工作只抓一毕业班的做法,把就业的工作对象拓展为全体学生,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对其进行全过程的就业教育与指导。

(三)变压力为动力

医学行业分析篇(5)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深入改革的医学行业,医务工作者还应重视和加强医学英语的学习和掌握,在掌握了牢固的英语词汇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不断加强中外医学的交流和发展,医学专业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接触不多,专业的医学词汇掌握力度不够,由此并不具备阅读专业的原文医学文献的能力。传统的普通英语难以满足医学行业专业英语的需要,随着医学英语学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专业医学词汇的持续更新,对医学专业英语学习以及对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结构以及词汇前缀的分析和解读十分必要,不仅能提高医学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医学英语的教学,医学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英语的词汇问题。

一、医学英语词汇分析

1.医学英语词汇的重要性分析

语言的学习中,词汇是三大要素之一,对语言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脱离了词汇的语言是贫乏而缺乏支撑的。词汇的丰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种语言的读、写、听、译等各方面的能力。词汇是语言构建的基础,是语言能力提高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丰富的词汇是理解别人和阅读文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练习,才能流畅地表达自身观点,对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最为困难和严重的在于医学英语词汇的丰富和积累,而这些必须依靠学生自身持续的积累和掌握。同时,还应把握医学英语学习的规律,并对相应的词汇结构以及构词规律进行分析和掌握,从而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轻松学习。由此可知,医学英语词汇学习中对单词前缀分析和解读的必要性。

2.医学英语词汇学习的特点

要培养学生快速记忆单词的能力和习惯,还应从医学英语词汇的学习特点着手。医学英语的学习与普通英语的学习并不相同,与一般的英语相比,医学英语的结构较为复杂,通常其基本的连接方式为前缀 词干 连接元音 后缀这样的结构,医学英语词汇中单词的前缀和后缀在词干的前部和后部都增加了或者对词干的意思进行限定,表达其特殊的意义。医学英语术语大多由“o”连接而成,较少由“i”连接而成。对于医学英语中常见的前缀应进行特别记忆,从而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对医学英语中常见前缀以及特殊前缀的记忆,能有效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以及医学从业人员的构词能力,扩大专业词汇量,快速掌握专业词汇,实现熟练的拼写和阅读。

二、医学英语词汇中单词前缀研究概述

医学专业术语是与医疗行业人员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对于医学专业学生以及医学行业人员而言,医学英语的学习对医学专业学生以及医学行业人员而言,也是一门外语。医学英语的学习较为困难,医学英语词汇结构的分析和掌握对医学英语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帮助医学专业学习者较好地记忆医学英语词汇。对医学英语词汇前缀的分析,在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少。

通过对医学英语单词的记忆方式分析,可利用医学英语前缀和后缀的分析和解读,进行医学英语词汇的记忆。也可利用医学英语词汇结构的分析和探索,可利用医学英语词汇的缀后法进行分析。但对相关方面的研究并未深入,通过对当前医学英语构造的分析和解读,对医学英语的词汇的解读,相关词典对医学英语词汇的前缀有着详细的解释。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的《汉英一英汉医学英语构词法辞典》,医学英语词汇中常用英语词汇的前缀和后缀进行了详尽的列举,并将相应的医学专业词汇进行归类,为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英语的学习以及英语词汇的扩大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支撑和帮助。

医学英语中的前缀是英语词缀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构成另一个新的单词的部分。医学英语词汇的大部分词汇可分为词根、前缀和后缀三个部分,词根之前的为前缀。医学英语中的单词前缀根据意义分可分为表数量关系、颜色、否定、程度以及尺寸、时间和位置等。

三、医学英语词汇中常用单词前缀分类分析

1.表示数量的医学英语词汇前缀

医学英语前缀arab一;ambo一;ambi一表示一、双,ambosexual表示两性的。multi一前缀表示多个、多种,例如multieapsular表示多囊的;haplo一表示单纯,haplodont表示单形牙。mono一前缀也表示单一,monoamm’e表示单胺;semi‘一前缀表示半、部分,seml’coma表示半昏迷,轻昏迷的意思;anl’一医学英语前缀表示单、一,例词为uniceptor,意为单受体。tetra/o一前缀为四的意思,由此tehracycline则可推断出表示四环素。

2.表示颜色的医学英语词汇前缀

leuk/o一医学英语前缀表示白色的,无色的,如leukemia表示白血病;cyan/o表示的是蓝色前缀,cyancte表示的是青紫色的;xanth/o一前缀表示黄色,xanthoma在医学专业词汇中表示黄瘤。

3.表示否定的医学英语词汇前缀n一;lm一表示“无,不,非”inalimental表示营养不良的,无营养的;前缀dis一表示否定,分开,dissect表示解剖之意;a一;an一前缀表达不,没有之意。anemia表达贫血的意思。

通过对常用的医学词汇前缀含义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能对并不熟悉的医学专业词汇进行分析和猜测,从而增加了医学专业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猜词能力,提高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理解,从而能有效掌握医学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舒正友,论医学英语词汇中单词的前缀[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9,(02).

[2]沈姝,从英语词源角度分析医学英语词汇特点[j],医学教育探索,2007,(04).

[3]肖辉,医学英语构词法简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17).

医学行业分析篇(6)

近几年人们对医院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服务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由于量本利分析法能够将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呈现,因此得到医院经济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量本利分析法,能够有效的拓展医院管理人员的视野,优化医院决策。

一、量本利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划分与变动成本法之上的,其根本是对利润、业务量与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量本利分析所考虑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销售量、单价、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营业利润等。在财务分析体系中,量本利分析法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企业成本控制、风险管理中,除此之外还在定价决策、成本控制、销售预售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量本利分析法注意事项

由于量本利分析法时基于企业经济管理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分析方法,因此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必定会遇上一些特殊的问题。从医院实际运用方面进行分析,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量本利分析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间的划分。首先应该将医院的全部成本根据成本形态将其分为混合成本、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然后在进一步将混合成本进行科学的分解。一般医院的固定成本主要包含:设备、房屋、房屋维修费用、人员工资、水费、电费以及其他的一些固定支出等。变动成本从理论上进行理解就是指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动的成本。但是在实际划分时难度较大,因此应根据医院特点,根据成本性态划分原理将医院成本进行合理的划分;统一业务量。应用量本利分析法最大的难题就是业务量的科学测定。由于医院产出时特殊的医疗服务,而不是规范的产品,因此如何将门诊工作量与住院工作量进行统一非常重要。门诊工作量时按照人次进行统计,而住院工作量则是根据实际床位占用与出院人次统计。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是将门诊与住院床日的平均收费水平进行对比,然后将门诊人次换算成平均住院床日,然后将其与实际平均住院床日数量进行相加;价格。与企业不同,医院执行国家定价,但是在工行业间时相对稳定的,因此不会对量本利分析法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造成影响;利润。根据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医院是不存在利润这一概念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将收支结余作为利润,因此也不会给量本利分析法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造成影响。

三、实际应用

我院在绩效考核、购置设备、收入支出结构分析以及投(融)资分析方面应用量本利分析法。在医院的绩效考核中应用量本利分析法,能够准确的将医院的盈亏平衡点分析出,并借助精确、大量数据分析,科学的数据模型,让医院领导人员与职工能够对医院的经营目标清楚的掌握。借助科学的数据层层分析以及精准的演算,各个科室都能明确当年经营目标,同时能够根据经营目标制定出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确保绩效考核方案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我院在经济管理中应用量本利分析法以后,新的分配制度改革成功,业务收入、工作量增速显著,业务收支结余增长更为显著。这充分的体现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量本利分析法的优势,量本利分析法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医院的收入水平,医院能够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对成本支出范围、成本项目进行清晰的了解,进行科学的调整,增强成本核算,进而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由于量本利分析法能够将医院成本、工作量、价格、结余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分析,能够直观的反应医院亏损区、盈利区与保本工作量的变动趋势,对于医院经济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量本利分析法应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强化医院成本控制意识。另一方面,医院还应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注重规模向效率、收益方面进行转变,从重经济总量向成本效益方面进行转变,从重业务向运营并存方面进行转变。强化服务意识,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注重人才发掘,以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

作者:曹光华 单位: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许军用.量本利分析在医院科室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以厦门市某医院神经内科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10):305-309

医学行业分析篇(7)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71-02

一、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课程作为高职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每一个从事动物医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课程。尤其是近些年来,动物医学领域得到了更多专家与学者的探索与研究,化学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课程作为高职学生学习动物医学的知识平台,与兽医专业课程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兽医专业中的家畜卫生、动物药理、理化检验、动物病理、动物营养、动物检疫等课程,都要使用到生物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术。因此可以看出,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教学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学习兽医专业课的好坏。

二、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1.分析化学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分析化学主要是对物质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的一门理论科学,分析化学的方法在高职兽医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动物的饲料分析中,可以采用滴定分析法来对氨基酸添加剂进行测定;在动物的药物分析中,也可以滴定分析法对青霉素及阿司匹林的含量进行测定;动物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分、灰分等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重量分析法来对其进行分析;重量分析法还可以对兽药中的vb1等物质进行测定。

另外,许多紫外、可见光的分光光度仪在高职兽医专业中的应用,可以便于教师及学生对动物饲料、兽药中的相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例如:动物饲料中tp的含量就可以通过紫外光光度仪进行测定。许多硬件设置较全的高职院校,还可以使用相关仪器对动物饲料中农药含量以及其它微量元素进行测定。

2.生物化学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生物化学的重要内容就是介绍了动物机体的化学组成以及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联系。这些理论知识都可以为动物饲料配方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提供有力的依据,还可以对一些常见动物的代谢病进行研究,为其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1)一些动物的生化指标可以为动物的疾病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例如:部分动物血清中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可以为这些动物的心肌损伤及急性肝炎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2)许多家禽家畜的常见病发病机理以及家禽家畜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都与生物化学中的相关知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奶牛酮病的产生多半是由于奶牛体内的糖类及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一些家禽家畜的痛风病则与其体内的核酸、蛋白质的代谢异常有关;磺胺类的药物在动物医疗中有时也会用到,但是想要了解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就必须先了解相关酶的竞争与抑制作用。(3)随着动物医学尖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探索,生物化学的分子杂交技术、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现代尖端的生物工程技术都在动物医学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及发展。高职院校兽医类专业学生在对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认真学习后,可以为其学习专业课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并且为学生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可能性。

三、兽医专业知识在高职化学教学的作用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兽医类专业的化学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相比,更加抽象、难度更大,许多兽医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畏惧心理。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兽医的专业知识进行相应的介绍,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学生厌恶化学课程的情绪,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化学的绪论课上,教师可以将化学的发展与动物医学的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课程对以后学习专业课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平时讲课时,还可以对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在动物疾病的实际诊断及治疗进行介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端正的化学课程学习思想;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具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化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实例,这样就可以让化学知识不知不觉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一方面学好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学习到了专业课的相关内容。

2.可以加强兽医知识与化学知识的联系

医学行业分析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38-02

为适应社会对医药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很多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医药经济贸易、医药营销、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是由医学、药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学科的交叉形成的新兴专业。教学实践、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表明,在这类专业中开设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是必要的。该课程立足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针对医药院校的医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

一、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医药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1.医药产业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介于企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产业”,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产业自身、产业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布局规律等的科学。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将成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用于分析医药行业,以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中观产业层面剖析医药经济的性质和运营状况,运用产业分析的基本框架揭示医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医药领域的宏微观决策提供支撑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医药产业经济学体现了有关学科交叉的特性。医药产业经济学是由产业经济学、医药学综合知识、药事法规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而不是几门学科简单拼凑。它从相关学科交叉点出发,展开医学、药学、经济学等多角度探讨,建立完整体系的学科。医药产业经济学一方面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分支,要应用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同时医药产业本身是一个特殊产业,又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特别是结合医药产业实际,注重产业经济理论的运用。如对医药产业经济总体运行状态、医药产业内部结构协调与发展、医药产业内各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行为等问题的分析都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

二、医药产业经济学在医药贸易类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1.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医药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当今医药行业不仅需要专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即既要掌握医药专业知识,熟悉医药市场,具备医药的学术背景;又要兼具经济管理学科知识体系,能够将经济管理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医药产业中的人才。目前,这种综合素质的医药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也正是由于相关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不够完善,使得现有的医药产业经济研究水平整体不高,研究体系也不够健全。因此,客观上要求建设一个具备完整且综合知识体系的独立的学科专业,医药贸易类专业作为交叉型学科专业,较好地适应了这种需求。

在现有医药贸易类专业中,经济学类基础课程一般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医药类基础课程大多开设了医药学综合、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有医药国际贸易学(偏宏观)、医药商品学(偏微观)、医药市场营销学和医药营销实务(偏微观)、医药企业管理学等。医药产业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是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开设使该类专业培养计划更加合理,课程体系联系更加紧密,知识结构更趋完善,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能很好地解决了人才培养计划中宏观与微观经济理论知识之间的沟通问题。也融合了经济管理类知识与医药专业知识。如医药产业的分类与介绍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整体概览;医药产业结构与关联理论对医药国际贸易和医药商品学的学习都提供了很好基础。

2.有助于提高医药贸易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有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医药产业经济学的作用不仅在于成为两类知识的纽带,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去理解、分析和解决医药行业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侧重于从总体上把握医药市场,将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应用于医药产业各环节的分析中。如运用医药市场结构理论可以进行医药竞争者分析,解释医药市场中的“过度营销”现象;企业行为理论不仅对医药市场营销学中4p策略的学有裨益的,也可以分析医药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技术创新行为等许多实际问题;产业政策的学习和相关案例分析则有助于理解医药政策法规,并有助于学生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相关政策的能力。

三、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探讨

医药产业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该课程的内容设置特点,课程设置既要实现医药学与经济管理两类知识的沟通,又要注重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既要考虑到它是产业经济学的分支,又要体现医药产业的特点。

1.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与知识结构。该课程的前期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医药学综合知识和药事法规等。内容上将产业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贯穿其中,以医药行业的分类为起点,研究医药产业结构与关联、产业组织等基本问题,揭示医药产业经济的特征和规律。就内容设置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以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概述。第二部分为医药产业的结构与关联。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医药产业的分类、医药产业结构和医药产业关联的学习,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医药产业的概貌,掌握医药产业链各环节,上下游产业和关联产业。理解医药产业结构演变及其规律,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的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第三部分为医药产业组织。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框架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本课程核心部分。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框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思维模式分析医药产业中出现的大量经济现象。特别是熟练运用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理论。并将医药企业的研发和技术进步等内容纳入到企业行为章节中。第四部分为医药产业的布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目前医药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能够运用空间聚集理论分析医药产业中的一些问题,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的高新园区的建设等。第五部分为产业政策及其运用。介绍产业规制理论,分析中国现行医药产业政策,提高学生运用政策的能力。

2.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由于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注重原理方法的讲解,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理论、方法的讲解与其运用相结合,讲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课后查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如在医药市场结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中,就要求学生完成关于中国医药市场结构分析的课后论文,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市场结构度量的相关方法。如针对中国出台的新医改政策,就要求同学们先查找资料后,在课堂上就该政策实施后对医药行业的生产和流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

四、小结

医药产业经济学科是交叉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加之中国医药产业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中,因此开展该学科的研究以及学科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高等医药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医药产业经济学科在医药贸易学科中的地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肯定有很多不足,旨在共同推动这门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医学行业分析篇(9)

截至2018年底,我国公立医院总数达到12032家,总资产达到40800亿元,全年公立医院总收入达到36046亿元。无论从个体总量还是资产总量上来讲,公立医院都占到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受第四轮医改政策的影响,各地区分级诊疗政策逐渐推行,医院药品和耗材对医院的结余贡献逐渐减至为零,公立医院的发展已经从大而广转向精而细的思路。如何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维持公益性与盈利性的平衡成为公立医院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会全面影响公立医院的业务运行质量,特别是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工作成为指导医院月度、季度、年度工作的指南针。

一、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从理论上讲,财务报告目标分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而我国会计基本准则兼顾两种观点,明确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①。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目标也是基于以上两种观点,将医院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分为两类。一方面,是医院的直管部门,包括为卫健委、财政局等部门。公立医院姓“公”的特性使得医院必须接受行政监督和考察,尤其是卫健委和财政局还会有相应的部门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拨款至公立医院。另外一方面,是医院的管理层,无论是涉及医院临床管理还是日常公共管理的管理人员,都需要依据财务分析报告来进行业务决策。外部使用者对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的使用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结合国家医改的相关要求,考核公立医院医改完成进度,计算医改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医改效果评估。拿本地区情况为例,市医改办要求各公立医院按月进行医疗改革的数据测算,提供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卫生材料的消耗、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三项数据。其次,财政部门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的财务缺口有相应的专项补助,同时配合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对乡医培训、住院医师培训,重点专科等有一定的项目补助。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需要由医院财务报告分析来体现。内部使用者对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的使用出于两个目的:首先,财务分析是检验预算完成情况的试金石。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起点即开展全面预算,将医院各项支出纳入预算范围,实行无预算不支出的基本政策。财务报告分析则是检验年预算,季度预算甚至月度预算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预算指标设定是否合理,预算增减是否科学,预算调整是否及时,均由财务分析报告显示。其次,财务分析是日常经营决策的指引石。虽然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但是出于管理的需求,为决策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相关支撑才是新时期财务工作的更高要求。例如,年度资产分析,有助于管理层通过成新率和效益分析来决策未来一段时期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科室平均住院日分析、人均住院费用分析等内部分析有助于管理层构建学科建设培养体系。药占比分析和耗占比分析,有助于管理层考核医改推行效果,调整医院发展思路等。

二、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的局限

虽然财务分析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引领作用,但是财务分析在公立医院中的受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医院的财务分析,间隔长,分析浅,就指标论指标,很难提供出有价值的会计信息。长此以往,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期望值不断降低,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愈发下降,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陷入无用论的死循环。笔者认为,目前的财务分析工作主要局限于以下几点:

(一)眼界局限,缺乏业财融合的高度随着医院的各项待遇的提高,医院对财务人员的招聘学历要求逐渐提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财务工作者越来越多。但是入院后的财务人员大多局限于科室内岗位轮转,鲜有到临床科室学习的机会,直接导致了财务人员只了解财务工作,无法切实的培养临床管理思维。但是在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无论是预算指标的设定,成本的管控,人财物的流程再造都需要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融合的思路。那么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财务人员容易陷入就指标论指标的尴尬境地,难以将财务指标与医院的业务指标相结合,无法提出管理层需要的意见或者建议,对于提升临床科室的业务水平,指导临床业务发展方向无益。这也是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如何将财务分析的内容上升为医院管理高度是财务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止步自有资金分析,缺乏对财政、科教资金的分析广度目前综合性公立医院大多实现自负盈亏,财政部门对医院的补偿补助较少,科教资金更为单薄,两项收入合计往往达不到医疗收入的1%。这就直接导致公立医院对医疗收支以外的财政和科教资金往来难以提起重视。在财务分析中,财务人员往往注重对医疗收支的效率分析,对医院自有资产的运行分析,忽视了财政专项和科教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分析,只关心收到多少,不关心收益多少。伴随财政资金预算及拨付方式的改革,医院要想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必须对以往的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分析考核。缺乏对以往年度的专项资金效益分析直接导致财政部门驳回新一年度的财政专项预算申请。同时,科研教学项目给医院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收益,同时扩大医院的业务影响力,节省医院的人力成本和科研成本。但是目前公立医院很少去分析各年度科教资金的效益分析,也就难以提高吸收科教资金的积极性,无形中给医院造成一定的损失。

(三)医院财务分析鲜有同类医院对比,缺乏行业深度目前众多公立医院对自身的各项业务数据讳莫如深,财务人员在进行本院的财务分析时,眼界往往只能局限于院内数据,很难与同类型的医院进行行业间对比。缺乏行业深度的财务分析,从根本上来说是与时代脱节的,同时也限制了医院发展的眼光。例如北京朝阳医院,在成本结构上,人员支出已经到40%以上。在收入构成上,门诊收入几乎等于住院收入。这些小的数据细节,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发展思路,例如重视合理按劳分配,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注重发展门诊收入,加快医院床位流转,节约运行成本。如果将这些数据与笔者所在医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指导本院的医院发展思路。

三、财务分析工作转型新思路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医院管理离不开有价值有效率的综合财务分析。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财务分析工作转型:

医学行业分析篇(10)

医学是一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行业,据调查,一个医务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医学工作的积极态度源于对医学工作持久而浓厚的兴趣和对医学工作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所以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职业兴趣是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从报考医学院校原因及毕业后有无改行打算两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分析不同职业倾向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在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为指导学生选择专业及毕业后正确择业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该研究首先通过讲座方式调查5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收集有关医学院校大学生专业素养的词条并进行词频统计,整理形成64个题项的预测问卷,并以此预测186名医学院校大学生。通过对数据进行项目评判和两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剔除无效题项后,获得六个维度48个有效题目的医学院校大学生专业素养问卷。并进一步应用聚类分析法对问卷题项分布在六个维度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通过一系列信效度检验表明问卷符合测量学要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此基础上用医学院校大学生专业素养问卷对内蒙古地区医学院校的62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索当代医学院校大学生专业素养的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本次调查问卷包括六个维度,即职业规范、专业风格与技能、专业态度、职业角色认知、专业价值观、职业健康心理。经研究及问卷调查分析,这六个因素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637%。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价大学生专业素养的适宜工具。

二、不同报考原因及毕业后有无改行打算的医学生专业素养特征分析

根据对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的62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首先,我们对报考原因不同的医学生,以专业素养六个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报考原因不同的医学生,在专业素养六个维度及总分上的均值差异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而且经lsd法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在专业风格与技能、职业规范、专业态度、职业角色认知、专业价值观、职业健康心理六个维度及总分上,选择报考医学院校是出于自己想法的医学生在相应维度上的均值都显著高于出于家长、老师的想法报考医学院校的医学生。

其次,我们针对毕业后是否有改行打算的医学生,以专业素养六个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毕业后有无改行打算的医学生,在专业素养六个维度及总分上的均值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经lsd法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在专业风格与技能、职业规范、专业价值观维度上,毕业后没有改行打算的医学生在相应维度上的均值显著高于毕业后有改行打算的医学生;在专业态度、职业角色认知、职业健康维度及总分上,毕业后改行不确定和没有改行

打算的医学生在相应维度上的均值显著高于毕业后有改行打算的医学生。

三、医学生专业素养个人意愿变量的影响

本研究中,个人意愿变量包括报考动机及毕业后有无改行打算。自愿报考医学院校、毕业后无改行打算的医学生在各维度及总分上的专业素养均值显著高于其他选项的专业素养均值,且对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认知明确,态度明朗,职业价值观地位准确、愿意遵守职业规范。

上一篇: 电力工程监理服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网站地图